第9节(4 / 8)

令让他在军营里操练一个月,不准回府,用的借口是,如今局势渐渐有些不稳,北方的游牧民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将军的热情彻底绷住,老夫人就发话让他要么睡书房,要么睡在前院,要么在两个姨娘处歇息,不准睡在夫人屋里。将军无奈,只能狠下心不去看夫人的泪水,隔个十天半个月宿在姨娘那里一次。

就这样还算太平的到了团哥儿一岁半的时候,虽然进入腊月,要过年了,可是这并没有让老国公的脸上出现笑容,反而越来越严肃,将军回府的时间也越来越晚,一阵隐隐的乌云笼罩在了定国公府的正上方。

“团哥真厉害,今天练了一个半时辰。”仁杞笑着让人用桶打来水,给他把袖子一点一点卷起来,让他泡在醋盐姜汤里舒缓筋骨。仁杞想让他从小断了依靠的念头所以在他能够自己不用扶墙走稳半个时辰后,就让他双手握着小小的圆润的鹅卵石,举着小臂,双手摆动的走路,一边锻炼他的平衡,一边锻炼他的腕力。毕竟古代要求写毛笔字,和现代用钢笔铅笔什么的不同,强大的腕力才能让他以后的职业生活更方便一些。

泡了小半个时辰,又让团哥儿吃了时令的水果和一块点心。接着让他不拿石头继续走,这也是为了防止他习惯了手上有东西后,平常空手走路时动作太大,让人觉得不稳重。

“把前天学会的一段三字经再念一遍好不好。”仁杞看着孩子渐渐有些不耐,开始和他聊天。

“好。”团哥儿开始念着,“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在团哥儿慢慢的一句一句背着,这时老国公带着卫安进来看孩子了。

“阿公,爹爹好。”团哥儿看到来人,停下练习恭敬的行了一礼。

“团哥儿真棒,走的越来越稳了,记得的、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了。”老国公骄傲的说着。

“哪里哪里,”团哥儿学着仁杞昨天告诉他谦虚说法的词语,小大人似的摆了摆手说着,“孙儿,要学习竹叶。”团哥儿奶声奶气的说着。

“这时为什么啊?”老国公好奇的问到。

“因为,嗯——,竹叶低头。”团哥儿好像懂一些,又不是非常懂得说到,谨记仁杞说的要谦虚。

“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吧。”卫安看老国公还不是很懂,就补充道。

“有,有花。”团哥儿高兴地点点头说到,大家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起来。

“团哥儿是个有灵性的孩子,仁杞教导也用了心思,”老国公欣慰的摸着自己孙子的头,感概道,“团哥儿以后要好好努力,不能丢了家里的脸面。”老国公严肃的看着团哥儿嘱咐道,团哥儿不是很懂,可是看阿公的脸色就知道是很重要的,就连忙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