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些孩子们。”
宋嘉言听五皇子的生母丽妃先点了她的名儿,从容上前,行一礼,并不说话。
方太后笑道,“丽妃嘴快,倒是把哀家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半点儿不觉牵强的问宋嘉言,“宜德大长公主可好?”
宋嘉言柔声道,“回娘娘的话,小女在庵中时,多是与庵中女尼念经礼佛。虽偶有见过大长公主殿下,只是小女粗笨,并不常在大长公主殿下跟前服侍。”她自老梅庵出来都一年了,这姑侄女二人还能扯着老梅庵的事拿出来说,宋嘉言真是服了。
方太后笑,“你较小时候,稳重许多了。”
接着,方太后又道,“听说,宋二姑娘于帝都向有才名?”
宋嘉语学着刚刚宋嘉言的样子,上前行一礼,柔声道,“回娘娘的话,小女不过认得几个字而已,不敢当有才二字。”
丽妃笑,“是个懂事谦慎的好孩子。”
接着,姑侄女二人将姚淑静与张姑娘都赞了一番。
其实,这种召见真是寡淡无味的很。反正什么话都是这姑侄女二人说,及待说了些车轱辘的套话,赏了些珠串儿戒子之类的东西,便令人退下了。
三家人一走,戚妃也寻个理由告退了,留下丽妃与方太后说话。丽妃道,“宋家长女,个头儿倒是不矮,就是瞧着粗笨些。”
方太后不以为然,道,“一个侧妃,好看难看有什么要紧。老五若喜欢美人儿,宫女侍妾的有是。”
“是。”丽妃也很嘱意宋荣在御前的地位。觉着即使宋嘉言相貌平平,给她个侧妃之位倒也不算亏了她。
姑侄女二人商议定了,待傍晚昭文帝来慈宁宫请安,方太后便将事情与昭文帝说了,“瞧着,宋氏长女倒还端庄稳重。”
昭文帝笑,“说来,她少时,朕还见过她一面,是个伶俐的丫头。不想几年过去,小丫头倒长成大姑娘了,前儿君臣闲话,朕还听子熙说,给家里两个姑娘都寻好了人家儿,及笄便定亲。”
昭文帝这样一说,方太后心下微惊,依旧明知故问道,“难道宋家女都已定亲了?”
昭文帝笑,“自太祖皇帝规定女子及笄方可出嫁以来,民间多是及笄后方为家中女孩儿定亲,不过,提前相看好也是有的。”
见儿子口气不改,方太后只得一笑,“原来如此,若是早知道这样,今日哀家就不召她们进宫了。说来,哀家也是想着,宋氏女能去老梅庵,瞧着像是个有造化的。既然宋氏女不妥,还有一个四品武官出身的姚姑娘,一个六品翰林家的张姑娘。皇帝嘱意哪个?”方太后的确喜欢五皇子,也愿意为他谋算,只是若皇帝儿子另有他意,方太后也不愿因此些小事与儿子产生分歧。
昭文帝笑着呷口茶,道,“母后看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