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觉这些仙长、仙师与凡人无异,不像从前见过的高高在上,渐渐放松下来。
孟家上下几十口,是青鹿郡数得上的大户。当年华微宗来收外门弟子,孟夫人本不想让孟河泽去测灵根。
谁知孟河泽翻墙偷跑,自己报名,一测即中。
全城轰动,皆道孟家有子,名河泽字争先,人中龙凤,要去修那长生不老、移山填海的大本事了。
孟家连摆三条流水席,排场煊赫。
唯有孟夫人问收徒长老:仙师大人,我儿入得仙门后,可还能回家小住几日?
长老严厉警告:仙凡有别,若是斩不断俗缘,只会耽误他仙途!莫再妄想!
孟老爷安慰夫人:争先这孩子,自幼聪慧。以前遇到游历的法师,赠他一串灵玉念珠,也说他有慧根,可见他命里注定要与凡人不同!
话虽如此,仍眼含泪光。
孟河泽临走前神采飞扬:管他什么仙凡有别,等我入了内门,成了真正的仙师,就衣锦还乡!
收徒长老眼神冷漠:修仙之后,你便什么都不记得了。
孟河泽这次还乡,出乎孟家意料。孟老爷、孟夫人见到儿子喜极而泣,管家与厨娘是夫妻,膝下无子,大半辈子呆在孟家,也将孟河泽当儿子一般。
四人收拾东西,无论何处都愿去。其他堂兄堂弟、丫鬟侍从故土难离,畏惧变故。孟老爷也不勉强,出手大方地分了家。
新来的外门弟子眼眶微红,小声抽泣。
周小芸担心道:可是路上受了苦?我懂些医术,谁身上有伤,就来让我看看。
弟子们摇头:再苦也过来了。到了千渠,就不怕了。
有人道:是见孟师兄有爹娘相伴,令人一时想家。
这有何难?周小芸笑道:宋师兄先前说过,谁家里还有亲人在世,都可以接来千渠。全凭自愿。
小弟子却犹豫:可宗门长老说,若要求仙,先斩尘缘。
周小芸不屑道:我们宋院门下弟子,不搞那一套。那些出身修真家族的修士,自小在家中修行,后来离家拜师,师父也没让他们斩尘缘。一族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没听说谁修为高了,就与谁断绝关系,反倒互相提携,资源共用。
却对凡人出身的外门弟子说斩尘缘、成大道、宗门就是唯一归宿,这是什么道理?难道只因为他们的亲属是修士,我们的亲属是凡人?
新来的外门弟子阵阵抽气,惊讶不已。
有人道:师姐这话,倒是从来没听过。但细想确实有理。
周小芸笑道:进了千渠,以前没听过的多着呢。
纪辰悄声嘱咐徐看山等人:
这里辛苦你们,我得去找卫兄报声信,让他先躲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