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4 / 7)

寺那边算是不得安宁了,许多使节跑过来询问那些火枪火炮是否出售,而工部那边也天天发现有人探头探脑,好在火器司虽说在兵部挂名,实际上,工坊却在终南山深处,守卫非常森严,而且,在大多数人眼里,那就是个哪个大户人家在山里的一个别业田庄,自然暂时不会有人怀疑那里。

而一众武将,也开始吵闹着要让朝廷给各处的军队换装,尤其是几个轮到去九边之类的地方驻防的武将,更是一边在朝上跟徒景年苦求,下了朝还要天天跑去骚扰兵部和工部,弄得兵部和工部的几个主官头疼不已,天知道,徒景年搞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绕过他们的,他们自个还不知道具体怎么个处置呢,因此,朝堂上顿时热闹起来。

☆、第113章

给大军全部换装其实是有些难度的,毕竟虽说如今做到了流水化生产,甚至,徒景年还引进了水力还有蒸汽机对钢铁进行塑形,但是,自动化程度还是有些不太够,因为合格的工匠实在是太少了,何况,若是全面换装,那么势必要裁撤一部分不堪大用的士兵,总不能你拿着刀砍人也是百万大军,拿着火枪还弄百万大军吧,因此,徒景年琢磨着对普通士兵进行退役制,服役到一定的年龄,就可以退役,而朝廷将会对这些退役的士兵进行培训,将他们安置到兵工厂之类的地方。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搞定的,徒景年毕竟才二十多岁的人,加上这会儿西方也没那么强大,他自然没有那种紧迫感,一切按部就班就是了。徒景年定下来的步调就是,土地不断兼并导致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转化为手工场的工人,当他们发现做工比种地更赚钱之后,自然会有更多的佃户投身其中,地主在找不到足够的佃户之后,也就自然会降低租子,以挽留佃户,保证自己大量的土地有人耕种。而手工场盛行之后,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除了供应内销之外,直接销往海外,大量的利润将会促使一部分开明的地主,放弃已经不怎么赚钱的土地,转向基本的工业生产,产能过剩之后,他们自然会想办法打开外洋的市场,然后,殖民主义自然就盛行了。

至于国内那些不怎么赚钱的土地,完全可以由国家收购,转化为大农场,采用机械化进行科学化的精耕细作,而以徒景年的预算,这个过程最多二三十年间差不多就可以了,利益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以往那么多的改朝换代无非是利益分配有问题,少部分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利益,底层的百姓什么都没有,自然会引起反抗。以往的利益再分配,无非是干掉一批既得利益者,让更少的人分配同一块蛋糕,而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到来,无疑是将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去,通过对国外财富的掠夺,形成一块更大的蛋糕,加入到分配行列,来保证国内各个阶层的利益,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能够通过投身工业化生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