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无息。这一转眼间便是仁寿三年。
仁寿宫中文帝杨坚正批阅堆积成山的奏章,此时一声“报!”字传入文帝耳中,正见宫外的司徒公杨素端正堂堂地走进宫来。
面见文帝,身为臣子的杨素自然先是屈膝跪地,叩首行礼,之后双手端上一份信纸,文帝接过后不紧不慢打开阅览,而这封书信正是莫少英以飞鸽传来的战报。
只见文帝阅看过战报后勃然大怒,当即一掌拍在桌上道:“区区一个卫卿!竟让我大隋骁勇善战的数百精兵全军覆没!这些将士曾为我大隋南征北战,先是南下灭陈,再是击败大隋边境猖狂的突厥,无一不是战功显赫!没想到竟然败在了一个人的手里,这样的战报,任何人听了都会觉得荒唐!”
文帝一怒之下将手中的撕成碎末,司徒公杨素安道:“陛下且息怒,朝廷的将士虽然身经百战所向披靡,但是对付卫卿这般江湖中的武道高手,的确有些束手无策。”
“那么莫将军呢?他乃是朝廷诸多高手中的佼佼者,在江湖中亦是如此,以他的实力,为何拿不下那卫卿?
“莫将军年轻气盛,在卫卿这种江湖老手面前自然显得有些稚嫩,而且,卫卿的剑术的确有些超乎常人的可怕。”
文帝听闻杨素此论,怒火消停下来,也觉得不是没有道理,便问司徒公:“难道就没有人能够与卫卿匹敌了吗?”
“那倒未必,要想击败对手,就必须要了解对手,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据微臣调查,现在江湖中各个势力各个门派正在预谋着一场对朝廷不利的计划,所以对付卫卿这种江湖中人,还须以毒攻毒。”
“那司徒公可有合适的人选?”
“卫卿的同门师弟——玄昭。”
“玄昭?”
杨素继续道来:“是的,玄昭与卫卿之间的实力不分伯仲,并且与他师兄卫卿势同水火,乃是卫卿的宿敌,请他对付卫卿,无疑是最适合不过的人选。”
“莫将军信中说卫卿身边有个少年,听说当年卫卿无声无息的离开朝廷,救下了那个人的孩子,然后隐匿深山,莫非就是他?”
“按照陛下这般说法,那个孩子现在也已经长大了。”
文帝沉思了一会,霸气地说了一句:“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任何威胁大隋不利的阻碍,必须铲除!你现在就去找那玄昭吧。”
“遵旨。”杨素再行一礼,退身下去,离开仁寿宫后,杨素即刻带了几个侍卫一同前行,途中向江湖中的那些熟人打听玄昭的隐居之处,经过一番东捱西问,最终与同行的侍卫来到传闻中玄昭所住的山中。
刚刚准备上山,杨素一行人却遭遇到毒虫野兽的袭击,那几个跟随杨素的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就只剩下杨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