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6)

李存安道:“这事儿就这样,我倒是觉得陈副千户以前太过小心谨慎了,只要是自己的钱弄来的,谁也不会揪住这个不放的,像陈太太原来和那谭家分红,要是真有人找他麻烦,别说只是分红了,就是你沾上一点儿边,也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的。”

墙倒众人推,锦上多添花,世事就是如此!

不过李存安也就是说说而已,别人怎么过,那是别人自己的主意,谁也不能替别人过。

如果他们有资格,也想自己买个铺子呢,到时候也能多一个进项,可是李存安是军户,这条件不

允许啊。

“明年有武举,可惜我们都不中用了!”李存安有些遗憾,军户可以参加武举,如果真的中了,到时候可以派官,也可以脱离军户籍。

只是她和李存旭都是三四十的人了,以前也都是文人气质,哪里能上前去比武去?这个途径自然是对他们没有用了。

不过对胡氏来说,这也是一种希望,到时候万一真的不成了,可以让贤哥儿去考武举,走上仕途。

她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思雨说道:“以前没有想,是不知道我们能有今天,现在想也不迟。”

武举当然是重视武,可是贤哥儿那个小身板,能行吗?要考文估计贤哥儿不在话下,武举的人,有先天就有一把子力气的,也有从小就开始学武的。

有的是武将世家,希望能考个武举,更有底气,而有的完全是子弟不喜文喜武,所以才会请师傅教,不过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能请的起先生的人家,必定是不缺这几个钱的,当然了,也有少数一些人,为了子女的前途,咬牙请先生的,但是既然都咬牙请先生了,人家都会请读书先生,毕竟文章科举才是最让人尊重的。

很多家贫的,身上有两把刷子的,武考是通过了,可是文考就不行了,所以这武举也不是那么容易中的。

李存安想了想,说道:“我还是想着,这事儿还是算了,不能因为这个,就逼着贤哥儿做他不喜欢的事儿,生生的成了另一个人!

再说,真的考了武举,到时候打仗了,你放心吗?宁可我现在努力一些,也不让贤哥儿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我看他极其喜欢读书。”要是自家现在没有罪,他肯定是请先生教导贤哥儿的,然后长大了去考秀才考举人,走上仕途。

人生哪里有那么多如果?

“爹,娘,这事儿咱们也不用特意和贤哥儿说,看看贤哥儿以后对不对这些感兴趣,如果他感兴趣了,那么咱们就可以顺势而为,他要是实在不感兴趣,咱们也别勉强他。”

“唉,说来说去,就我这个当娘的狠心了。”胡氏说道。

“娘哪里是狠心?我们都知道,您这是为了贤哥儿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