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之前潘统制委任在下兼管标部的后勤工作,而在下又正好计划改善咱们七十九标的伙食规格,所以希望张大人能将标部的一应物资集中到后勤处的仓库,方便在下尽快点算入簿。”
听到这里,张建功一下子就明白陈、袁二人今天突然来找自己的“正经事”是什么了。他之所以费尽周折往上爬,无非就是希望掌握更多职权之后能获得更多的便宜。如今军队的风气与官场无异,军官任意克扣、贪污早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他好不容易当上代理标统,无非就是希望能捞的多一些,标部的军饷物资如果交规公有也不是不可以,但关键要看是什么人来管理这些公物。他很清楚像袁肃、陈文年这样的人,肯定不会跟自己同流合污,若真把标部的物资交公,那自己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处?
不过话又说回来,袁肃亲自来找他谈这件事,而且有理有据,自己又岂能直接推辞?
呵呵讪笑了一阵,他用敷衍的语气说道:“袁参谋尽忠职守,这是好事啊。不过这几日营区频频迁动,就只怕物资搁放的乱七八糟,一时半会也整理不出来,等过几日再处理这件事也不迟嘛。哦,袁参谋之前所说的伙食改善,究竟是怎样一个改善法?”
在他看来,既然袁肃是要改善伙食,大不了自己在这方面让一步,就按照对方的意思来办,省的对方总是把这件事记挂在心头。
袁肃早就料到张建功不会轻易妥协,他不动声色的说道:“在下计划将军中伙食餐次由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隆冬季节让兄弟们吃饱一点,做起事情来才有精神。”
张建功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尽管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也很清楚一天多一餐会消耗多少口粮。如今七十九标的军粮一部分是本地官府抽税分摊,另外一部分则是上面配发,但这两部分全部是按量供应。
岂不说他本人在粮食方面不敢克扣过多,若再每天每人多加一餐,军粮绝对是不够用度。当即,他摆出一副严谨的脸色,说道:“袁参谋,这事可不是单凭你一个人的意愿说做就做的呀。咱们军营的粮食每月是按量配发,一日两餐这都是几年的规矩了,突然改成一日三餐,粮食哪里够用?”
袁肃淡然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此事张大人毋须多虑,在下已经处理的办法。顺便说一下,在下最近帮zhù
滦州豪绅筹备民兵督练公所,所用应募入营的民兵同样享shòu
一日三餐的待遇。总不能让外人认为咱们正规军还不如民兵吧?”
张建功暗暗的猜测起来:莫不是姓袁的打算挪用民兵督练公所的粮食?
如果真是这样,倒不失是一件好事,他倒是可以趁机多克扣一些那边的粮食。
同时,他也觉得袁肃所说的话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