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一种前卫的古典美感。
“刚才见了我,也不打一声招呼,现在我要走了,以后不知dào
什么时候能再见。”张涵玲浅笑着说道,一股文静的气质跃然纸上。
“你也要走?”袁肃奇怪的问道。
“是啊,”张涵玲点了点头,脸上渐渐有了伤感,“本来今年是要在伯父家里过年的,我爹和大娘都会来,不过伯父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大娘又说京城那便也出了大事,所以只能回保定去了。”
“这样啊,那确实没办法。不过其实这不算坏事,现在国内处处都很乱,保定毕竟是省府,总会更安全一些。”袁肃深沉的说道。
“真不知dào
为什么,原本好端端的世道,突然之间竟变成这样乱……唉。”张涵玲多愁善感的叹了一口气,顿了顿之后,她忽然抬头看着袁肃,问道,“哦,对了,既然你我是亲戚了,那你今年多大?”
“我今年二十四岁。”袁肃笑着回答道。
“你居然才二十四岁?骗我的吧!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你快过而立之年了呢。”张涵玲煞有其事的说道。
“是吗?这真让我自惭形秽。”袁肃哭笑不得的说道。
“那么,你比我大,以后我就叫你表哥哥好了。”张涵玲可爱的一笑,说道。
“那就这样了。火车到了,我送你们上车。”
从火车站出来时,已经过了十点钟。袁肃与张举人说了一些话,然后送张举人上马车返回安山镇,他则自顾自的返回标部大院。
当天下午,张举人果然派人送来了一车粮食,同时还留下合计有三万元的捐赠。
王磷同收到这笔物资之后,第一时间派人来通知袁肃,他不是笨蛋,凭袁肃与张举人的关系这件事对方肯定是知dào
的,自己可不敢多打任何歪主意。
同样是在这天下午,袁肃还收到邮电局派人送来的一封电报,拆开一看才发xiàn
原来是林伯深从上海发来的报安信。电文的落款是一月二十六日,看来世道不太平,连通讯都延缓了这么多时日。
在这份电文里,袁肃知dào
了林伯深经过一番辗转,在一月十八日时方才抵达上海。并且还将南京临时zf以及上海方面的最新消息做了描述,根据上海洋人报纸的宣传,南京方面已经打算推举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以要求交换袁世凯逼宫。
除此之外,南方各省已经露出了军阀割据的苗头,各省的地方政权日益扩大,军队勾结官僚拦截国家税务,而被拦截下来的国家税务除了私人挥霍之外,大部分都用以扩大军备,使得地方军权日益增加。
电文最后,林伯深表示修养一段时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