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在场众人这才渐渐释然开来。就连袁世凯的脸色也稍有好kàn
,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对这样的安排很认同。
“辽沈一带目前已经部署了多少兵力?”袁世凯问道。
“陆军第十九师、二十师和二十一师全部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但是这三个师是东三省仅有的地方驻军,根据初步的讨论并不适合担任应对旅顺日军威胁的主战部队。”段祺瑞正色补充的说道。
“那你可有什么其他的安排?”袁世凯继xù
追问道。
“就在前天我们陆军部已经想好了详细对策,一则是为了紧急应对来自旅顺的威胁,二则也是出于辽东安全长远的考lǜ。陆军部决定即刻设立都督东三省军务总署,由徐次长出任此职,负责筹措东三省新增军务大小事宜,并立kè
着手编练东三省边防军,加大中央对东三省的军务控zhì
和支持。”段祺瑞郑重其事的说道。
“临时扩编军队可不利于眼下局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扩编部队不是一朝一日能见成效,正所谓远水不救近火,实非万全之策。”有人忧心忡忡的说道。
“我自是知dào
远水不救近火,但是国防之策原本就是长治方能久安的道理,东三省与俄朝接壤,又兼之有满清遗族死而不僵,势力错综复杂。既是要针对旅顺的日本,索性就趁此机会,一步到位,让中央zf的影响力直接深入其中。至于眼前之困难,同样不容小视,陆军部自认为应该尽快从邻近地区抽调兵力曾驻辽沈,直接面对面应付旅顺的威胁。”段祺瑞镇定自若的说道,说完这番话时,他还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下座的袁肃。
不仅袁肃心中明白,在场大部分人也都很清楚段祺瑞是什么意思。
在青岛问题上,袁肃确实打算插上一手,可问题是他的盘算是趁机浑水摸鱼,见好就收,而不是成为真zhèng
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的部队。尽管看上去是被中央zf寄予厚望,是人民的英雄,又是颠覆近代中国历史的大功臣。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中日之间不会发生真zhèng
的武装冲突,最好就是日本知dào
中国的决心从而知难而退。
如果日本不肯退让,一旦双方交起手来,那与日军正面相对的部队必然就要承shòu极大的战争压力。袁肃好歹是有自知之明,他的部队虽然是经过精锐的训liàn
,也保持着日常训liàn
,其战斗力绝对算得上是全北洋军中最好的,可问题是麾下的部队建制不齐全,完全没有任何炮兵单位,同时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绝对不是装备齐全又有实战经验的日军的对手。
硬要与日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