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2 / 7)

时以太子为主,他只是陪太子读书,在一旁协作太子。

他有一个预感,参加宴会,自己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所以,他极力想把太子推上前,自己躲在太子身后,躲过这一场劫难,可是皇后偏偏不让他如意,非要把他也推上去,他心里有些急了。想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皇后眼里闪过一丝莫名的笑意,暗道:只要你来,你想把自己撇开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母后一心一意为你着想,傻儿子,你怎么还没有明白母后良苦用心。

皇后下一秒,收起了笑容,慢慢的道出了实情:“豫儿,母后为了将太后六十大寿办得热热闹闹的,将赏花宴和祝寿两场宴会同时举办。你与太子同是太后的孙儿,为太后祝寿既是太子的孝行,也是你的孝道,在赏花宴上,你应与太子同进同退,两人一起扛起这个大鼎为太后祝寿,宴会才会热闹。”

皇后仔细的交代几乎将了豫王一军,话说到这个份上,豫王再也无法开口替自己辩白了,太后只有两个皇孙,她对他们一样的痛爱,从来就没有厚此薄彼过,剔除其它的因素,他也是最幸福的王爷。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一天自己会缺席,在启国能活到六十岁已经是古来稀,自己真的没有理由为自己开脱,而不到场为太后做六十大寿。

他连连点头称是,十分乖巧的跟母后交谈着:“母后教训得是,豫儿受教了。母后哪一天必是很忙的,豫儿请母后明示。哪一天豫儿做什么?”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当评判

“豫儿此话甚合母后心意,赏花宴那一天你一定要到场!小喜子,你是怎么办事的?还不快一点将内务府送来的画轴呈上来。请豫王过目。”皇后转过头瞪了一眼,抱着画轴站在一边,不敢近前的喜公公。命他快一点将画轴呈上来。

公公早就进来了,见母子两人相谈正欢,不敢上前打扰,画轴在他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七上八下,刚才他按照皇后的懿旨取出尚书女儿的画,打开给豫王看,豫王只是端起茶杯喝茶,眼睛瞟都不瞟画像一眼,明显看出豫王对此女不敢兴趣。

他心里有些懊恼,如何向尚书大人交代?

想起未到手的金灿灿的金条,他心里隐隐生疼,看豫王的表情,此事八成白忙乎,恐怕到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

暗暗后悔考虑事情不周详,糊涂,一念之差答应尚书。现在骑在马背上下不来。

“哎,人不可有贪念,有了贪念就忘乎所以了。”喜公公苦笑着,暗暗自责,一包金条,让他失去了冷静,忘记了高洋的话,高洋原来是皇后的贴身太监,豫王长大以后被封为豫王,皇上在京城赐了一座豫王府给豫王,豫王从宫里搬出去居住,皇后放心不下就派高洋到豫王府,负责豫王府的日常事务,帮助豫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