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座,你好像很有顾虑?”李济深看着韦汝聰,皱着眉头询问道。
“能不有顾虑吗?打决战对士气很重要的,我粤军从去年七月一直在作战,时至今日已经熬了大半年的时间,兄弟们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南雄战役的失败,士气极为低落,在这个节骨眼上进行决战,还是敌多我寡,非常危险呀。”韦汝聰语重心长的说道。
李济深忍不住点了点头,对韦汝聰的分析表示赞同。可是现在的情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粤军来说下一战都必须是在韶关迎敌,而一旦丢了韶关,大方后便在无退路。因此韶关这一战,无论如何都将是最后的决战。
韦汝聰再次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而且吴都督刚才下的命令,是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在韶关决战的战场上打一场胜仗。以目前兄弟们的士气,平手都难,更遑论还要打一场大胜仗,除非有奇迹发生。”
李济深认真的说道:“师座,不管怎么样,这一仗势在必行。你我是军人,理当服从命令,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开始布置吧。韶关地形比较复杂,部队还需要时间回拢,布置决战战场可不是小工程。”
韦汝聰打起几分精神,郑重其事的说道:“你说的对。你现在赶紧再去一趟第三师师部,通知一下莫师长他们,一个钟点过后我们过去跟第三师开一次会议,一起商讨韶关的布防事宜。韶关一战是真正的背水一战了!”
“是!”
卷三:南北对决 第335章,制造声势
一月二十九日,始兴县和乐昌县驻军正式接到后撤的命令。
这次后撤并不容易,始兴县的军队全部是从南雄战场上撤下来的部队,其中有超过两千以上行动不便的伤兵,这对于军事转移造成了极大的延缓。
至于乐昌县,第七团看守着乐昌反攻战时俘虏的十个营的敌军,这十个营除去可以遣散的后勤杂役之后,依然还有一千五百多人的战斗编制。若是把这一千五百多人放回去,萧耀南收编之后直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战斗团,可若要全部带走,基本上也不可能。
俘虏虽然没有枪弹,可同样是潜在的威胁,他们有可能在途中暴乱,或者转移到韶关之后跟敌人里应外合。更重要的是,养活这将近一个团的人口,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