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1908大军阀> 第161节

第161节(1 / 9)

“这位同是众议院议员王印川王文象,同时还是咱们北京政府主办《国权报》的主编。”熊希龄指着一位瘦高穿着青袍马甲的中年人说道。

“云公大名,久仰久仰呀!”

“文象兄太客气了,能结识王议员才是老头子的荣幸。”岑春渲客套的说道。

这些众议院虽然在眼下政府里的作用不大,无非是养着一批绅士名流,除了无关痛痒的农林、教育、商务,以及立法方面上能表现出可有可无的全力,几乎不能左右国内任何局势。但是这些人毕竟是中华民国民主的代表象征,也是法统地位缔造者。袁世凯为了当正式大总统,都必须胁迫这批人,甚至后来的直系曹锟也要通过贿选的手段。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1章,梁启超

这时,熊希龄转向第三个人,对方挺拔的身材,梳着民国流行的三七分头型,一身裁剪得体的西装十分帅气。不过没等熊希龄开口,此人却先一步向岑春渲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后学见过岑先生,不知岑先生可还记得在下?”

岑春渲定睛一看,立刻笑道:“大名鼎鼎的梁卓如,老头子就算记忆再差,也不至于忘了你这位故交呢。”

此人正是梁启超,昔日百日维新运动时,与岑春渲在京城结识。不过那时梁启超只是做为康有为的学生,因此并没有太多活跃的机会。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

岑春渲与梁启超认识的时候,对方还只是毛头小子,名气并不大。可是晚清末年保皇派和革命党之间的争执,反倒让梁启超一跃成为戊戌六君子之后的保皇领导人,不知不觉之间竟成了一颗新起的政治之星。尤其在民国成立之初,梁启超一手撮合统一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合作,一举成为进步党九大理事之一,并且即将出任熊希龄新组内阁的部长。

就算岑春渲以前没有记住梁启超的名字,最近几年市井传闻和报刊报道频频出现“梁启超”的名字,也足以唤起他的回忆了。

梁启超比岑春渲小十二岁,因此客气的以“后学”自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