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岂不是把卖国的罪名扣在自己的脑袋上了?他不由对大总统感到心悸,自己身为大总统的心腹,大总统竟然会这样设圈套对自己?但是话又说回来,看来大总统确实有心思借助外国人的力量,只是不方便亲自说出口罢了。
“大总统,现在问题在于咱们究竟是战还是和?战或者和,这都得由您来做出最高指示,接下来我们才能着手安排后续事宜。”他圆滑的说道。
“战或者和,我倒要看看吴绍霆有没有那种决心。”袁世凯喃喃的说道。
一直站在门口不做声的徐树铮,听着大总统跟陆军总长的谈话,心中不由有几分忐忑,虽然他希望大总统能继续打完这场战争,但前提是凭借北洋军的力量,而不是出卖国家利益换取不可靠的援手。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引虎驱狼的自毁之策,犯不着做这样的牺牲,毕竟这是中国内部自己的事情。
好几次他都想要开口发言,可是自己能站在门口已经算是不错了,哪里还敢造次。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卷三:南北对决 第376章,泄露
北京的气氛突然有了变化,正月初十过后,京城不少报纸都在报道广东战争即将言和的消息。茶楼小肆,饭馆酒店,人们闲其无聊的议论都在广东议和的焦点上。除此之外,不少社会名士也公开发表文章,呼吁南北停止交火,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消除误会。在这些名士当中,自然有岑春渲特意前去拜访的京师大学堂校长严复。
严复的呼吁文章由多家报纸转载刊发,不仅仅因为严复是学术教育界的泰斗,更重要的是严复在文章中说的头头是道,甚至认为北洋政府当停止内战,转而调集国军北上入蒙,平息库伦的叛乱。
不少政治评论人士也支持严复的观点,如今正是大总统的大选越来越近,袁世凯大总统更应该收拢内战的不利影响,转而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实事,这样才能成为人民拥护、国家需要的中央领袖。
一时间,这种忽悠此起彼伏,就连不明事理的老百姓们也都跟风相谈,舆论的势头渐渐一边倒。而北京的舆论直接影响到全国的时事观点,几乎就在这几天的时间内,天津、上海、武汉等地都在纷纷议论,仿佛停战已经是势在必行的结果。
推动这一系列舆论声势的人,岑春渲只是其中之一,他在抵达北京的第一天约见的几位好友,目的就是要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买通京津一带的报馆主笔,利用报纸制造这种气氛。但是归根结底最重要的策划人,依旧是远在广东的吴绍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