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将保持执政府时期的两个办公厅,一个是常规的政务厅,另外一个是常务厅,也即之前的执政官办公厅。
政务厅与常务厅的职能近乎相同,只是分管不同的政府部门,两个办公厅各由一名长官负责,而这两名长官即属于最高首长副手,由最高首长亲自任命。政务厅分管八大部门,交通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安全部(即警察部)、教育部、农林环境部、司法部和民政部;常务厅同样分管八大部门,新闻文化部、国防部、内务部、外交部、中华民国共和银行、科技部以及国家资源管理部。
两个办公厅都隶属于总统府,而政务厅长官还兼任总统府秘书厅总秘书长。秘书厅的职能也进行了全新的规划,不仅负责总统府侍从官处、政府宣传处等部门,同时还加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处、事业单位监督等职能。
之所以成立两个办公厅,并非是多此一举。按照吴绍霆与冯国璋、徐世昌的商议,这么做的目的其一是为了让新政府更快适应结构,毕竟有执政府时期的先例,大家在执行起来更容得心应手;其二多一个元首副手,就能多一个拉拢其他政治势力的机会,元首制推行前期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巩固统治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分化政府管理结构也就是分化政府的影响力,吴绍霆正是要通过弱化政府的影响来强化元首的威信。
在公布了中央政府机制之后,吴绍霆正式宣布中央政府两大办公厅长官与十八组织部门部长、副部长的名单。这份名单基本上与执政府时期并无太大的差异,常务厅长官依旧是邓铿,政务厅长官则改任张謇。除此之外,因为选出议员和议长的关系,几个缺额的部长也由新的人选代替:内务部部长为于孜县,民政部部长为孙宝琦、财政部长为周学熙、外交部长伍廷芳等等。
梁启超出任司法部部长,同时兼任总统府首席政务顾问。吴绍霆并没有打算冷落梁启超,只是在这段时间要强化自己的权力,不得不提防来自梁启超的阻碍。再者他让张謇接替梁启超的政务厅长官的职位,也算是给梁启超留了几分面子,二人都是进步党身份,又是合作密切的政治盟约,谁当这个政务厅长官都一样。
这份中央政府名单很快得到了通过,国会两院和地方代表心里有数,反正人事变动不算大,各自的利益都有保证,又有什么不好放心的呢?
最后是吴绍霆以国家元首身份宣誓就职,徐世昌穿上崭新的最高法官礼服,将中华民国印制而成的第一本《宪法》放在演讲台前面,会场仪仗队则端上来“大总统权印”。吴绍霆站在《中华民国宪法》面前,对着徐世昌举手宣誓:“余谨志诚之心宣誓,余必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决心维护和捍卫中华民国宪法,防止被国内外一切敌人侵犯。余将忠于宪法,恪守不渝。余自愿承担这项义务,毫无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