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1908大军阀> 第415节

第415节(3 / 9)

,他觉得驭风者战斗机的事情不能拖,或许可以像更换“绍霆”式自动步枪那样,把目前现役的第一代战斗机和第一点五代战斗机找到订单客户卖出去,获得的资金就能用来生产第二代战斗机了。

最后关于“龙戟级战列舰”二号舰“盛唐”号,吴绍霆没有太多询问孙靖安,毕竟“盛唐”号仅仅还处于理论设计阶段,真正投入实体制造最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不过关于理论中的“盛唐”号航空战列舰依然存在一些区别于一号舰的特点所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甲板面积上得到了拓展,预测可以配载十三到十六架驭风者战斗机。

“盛唐”号之所以比“龙戟”号的配载量要多,关键是因为“龙戟”号是从日本战列舰上直接改装,存在很多冗余的设计,比如为了方便改装而直接增添了一层甲板,再比如是一个双层的动力室。由于“盛唐”号是完整独立设计和制造,所以在同样的排水吨位情况下,性能和舰载方面都要优于“龙戟”号。

会谈结束之前,吴绍霆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随即让孙靖安在昆明休息一阵,另外安排返回广东的时间。

当天晚上,吴绍霆找来邓铿,把m1916战斗步枪和驭风者战斗机的情况做了交代,他让邓铿亲自负责与南京、广东方面的联络,尽快派人到国外去接收订单。同时他还决定成立隶属于元首办公室的第二个职能机构,定名为“国家专家顾问部”。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0章,专家顾问部

如果说“国策研究室”多多少少有几分即兴而为的意味,那么“国家专家顾问部”却是吴绍霆深思已久的部门。虽然在国防部设有军工科技司,可这仅仅局限于军事工业的发展方向,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体的科学技术。

早在“航空战列舰计划”投入实践之初,吴绍霆就在考虑配套的科技发展,随着第二代战斗机成功执行实战任务,他越来越觉得广泛科技运用的重要性。无论是军舰还是飞机,最离不开的是通讯,而在广阔的海洋和无限的天空中,即时通讯显得遥不可及。

没有即时通讯的年代,战舰的作战依然要遵循旧式战术,空军的战斗力依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照此下去根本没有发展第二代战舰、第二代战机的必要。既然有了全新的战舰和战机,那就要有全新的战术运用,以及配套的科技得以发展。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展无线电通讯,尽管无线电在西方国家早已经有所实验,可真正得到推广运用却少之又少。之前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军队都在不断尝试使用无线电设备,陆军、海军都有不少案例,可惜因为没有成熟的技术根基,实在难以为继。

只要中国能率先掌握并且广泛运用无线电,必然会推动一系列全新战术的出现。而且抢占技术先机,足以趁势给予敌国一记强力的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