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1908大军阀> 第423节

第423节(5 / 8)

这些民兵是如何如何参与作战,如何如何是参与肉搏等等。

可是当时在汉城的不仅有日本人,也有许多英国、法国、美国等外国侨商在场。

这些外国人亲眼目睹了整个屠杀的过程,尽管中国士兵确实没有进行大规模集体杀戮,可从始至终都拒绝日本军民的投降,大军突破阵地之后,哪怕是那些放下武器、举手求饶的人都会直接杀死,而且还拒绝给日本伤员进行救治,从而导致许多伤员因此而死亡。

很快,三篇由外国人撰写的报道在几天后刊登在上海国际报纸上,正式揭露了汉城所发生的这一切。然而这些报道仅仅只引起了微弱的关注力,继而就被新的新闻代替,关于八月十八日那天发生的汉城大屠杀,最终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去翻牌。

平壤前沿参谋部在接到这些消息后,蔡锷只是发出了一封言辞警告的电报,调回了几名三十七师的参谋官回来写检讨,却没有进行其他实质的惩治。并非蔡锷偏袒,也并非他受到同样的情绪影响,而是在他看来,既然日本采取动员兵战术,那就只能用残忍的伤亡情况来打击敌人。战场上本来就是残酷的,上了战场自然要承受伤亡!

日本议和代表团收到了汉城告破的消息,随同这份电报一起发来的,还有一些日本国内的报道,当然也有几篇摘录的上海国际报纸刊登的几篇文章,其中免不了就是中国军队制造屠杀的事件。

看完这些电报和文章之后,整个日本议和代表团都震动了。

一些年轻气盛的代表扬言要去质问中国代表团,但是却被老一辈的官员们拦了下来。

“没用的,既然战争没有结束,残酷的事情就有理由发生下去。”

“是啊,哪怕我们现在去找他们对峙,他们甚至都可以明目张胆的回应,这是故意安排的屠杀事件,目的就是打击我们议和的信心。”

“如果继续谈判继续僵持下去,往后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的惨案。”

“我们来中国议和的目的正是为了保住这些士兵和平民啊!”

除了战场上的压力,日本国内的压力同样在煎熬着议和代表团的全体成员。

无数家庭期待着自己的亲朋好友能安全归来,日本政府同样再也受不住战场上的损伤。要知道现在每战死一个士兵,战争结束之后的抚恤工作就加重一分,老百姓的情绪也会更加低落一分。到时候直接会影响到战后的恢复建设,这跟赔钱给中国有什么两样?

因此,日本政府在十二个小时之内连发三封电报,督促议和进程不可僵持下去,尽快恢复议和谈判,尽快结束战争。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议和代表团终于动摇了。傍晚七点钟紧急联络了中国方面,愿意就割地的问题让步,希望能立刻恢复谈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