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1908大军阀> 第431节

第431节(9 / 9)

正是因为社会工党的频繁动作,使得沙俄政府愈发感到无力,内患的程度已经到底不可想象的地步。

为了确保能够阻挡中国军队的继续北伐,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将欧洲战场的军队撤回国内,并且以最快速度赶往新西伯利亚支援前线。

当这个命令一经传出之后,立刻对欧洲战场的局势造成转折似的影响。

协约国原本已经陷入非常严重困境,时至今日法国领土已经沦陷了三分之一之多,而长达三年的财政赤字让法国政府根本无力继续作战。现在又收到这样雪上加霜的消息,哪怕英法联军根本不在乎沙俄军队的作为,可沙俄军队的撤军无疑造成了一种士气上的打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协约国阵营将无法赢的这场战争。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21章,南亚议和

这种理念不仅弥漫在国家政府之间,更是像梦魇一般在协约各国军队中扩散。

为此,英国首相不得不连续召开外交会议,一边鼓励协约国阵营继续坚持作战,一边又在私底下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摆在他们面前的解决途径彷佛并不多,国家议会早就开始蔓延着一股尽快结束战争的气氛。

除了沙俄撤军之外,在一月中旬印度发回的一封电报内容对英国政府的重创同样不轻。

弗伦奇军团已经从暹罗撤回到印度,弗伦奇元帅本人详详细细的制作了一份报告书,将南亚的局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得出一个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论,那就是南亚战争除非举印度全国之力对抗中国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得胜的可能性。

并且弗伦奇元帅在这份报告书里还提出一个建议,以出让暹罗、缅甸两地为价码,尽快与中国议和,结束南亚战争。这是减轻欧洲战场负担最好的办法,也能消弱与中国的矛盾,迫使同盟国之一的中国提前结束世界大战。

至于沙俄方面,既然尼古拉二世已经决定撤军回援国内,那就索性由沙俄军队牵制中国在北方的战线。以沙俄国土面积和国家实力,理应可以将拖延中国军队足够的时间。

就在弗伦奇发出这份汇报书的同时,还没有等到国内的答复,他已经秘密派遣使者前往中国商议停战的事情。

尽管这种做法在印度引起了许多争议,很多知道内情的高层官员纷纷不满,但考虑到印度的处境也只好默许了弗伦奇的做法。

英国政府在过弗伦奇元帅的这份报告之后,起初非常震惊和震怒,认为弗伦奇元帅是犯下极其严重的畏敌罪行。可是随着法国战场前线发来的种种战报,不少议会大臣都感到恐慌,随即对弗伦奇元帅的报告进行重新的考量和论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