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以个人之一得一失为念?我家将军,本对此事有所犹疑,恐将军念旧恶不肯出手相助。可小的却深知,将军非是那等人。因我家将军当初,故意疏远与将军,乃是因为将军初到复城。对于此处不是十分熟悉,而我家将军手下的将校,多是和将军本乡本土的,并是在当初跟着一同过来的人。极为排斥外来的将领,我家将军无法,只得打算慢慢将将军引入军中。如今此时就是一个难得契机,只是不晓得将军,是否愿意摒弃前嫌,来和我家将军共同守好复城?”不得不说眼前这个军校极为能言善辩,待其说完这一番子话后,却是紧紧盯着祖大寿的双眼,看其如何回复与自己?如果他能答应自己?那自己这次是铁定升上官了,如果他不肯应允下此事?那对于自己而言,顶天是升不上官罢了。也绝不会有别的什么损失?
祖大寿听了之后,却是先稍稍的沉吟一下,这才对着这军校开口言道:“方才那首诗,非是我做出来的。此乃是大明朝的一位大儒,他因事而感才做出来的。想我本为一介武夫罢了,除了晓得舞刀弄棒,以及一些行军规矩,别的就全然不晓得了。既然,承蒙你家将军抬爱,那我祖大寿也就领命就是。你且回去向大将军复命,就说我换过衣甲马上即来。”那个军校,最初听得祖大寿竟然直言不讳,讲说那首诗非是自己所做出来的,还以为这位祖将军定是要拒绝自己了。可没成想,对方竟然话锋一转,却是答应下来了,这可是照实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急忙对着祖大寿深施一礼,对其言道:“既然将军答应此事,那小的这就回去向我家将军呈报这个好消息去。也免的我家将军因此事,而在担着一股子着急不安的心情。小的,向将军告退了。”说完,又对着祖大寿施了一个军礼。只见祖大寿对其摆了摆手,对其吩咐了一句道:“你回去与你家李将军言语一声,让我祖大寿带兵守城可以。但是有一条须得遵依与我?就是,需要将军权,完全交与我的手中。军中各项事由,任由我自己处置方可,而他不论我做出何等举动?都不得加以过问才是。若是不能依了我这一条,即便是我肯出来领兵,也难担保,就能守得住这座城池?你就照着我这般言语,回去转告与他,他若应允下来?那我即刻就到。”说罢,对着军校一挥手。
这个军校急忙又跟其施了一礼,这才告辞离开祖大寿的府上。回奔李永芳的帅堂之后,只说祖大寿答应来此帮忙。并不增提及半句与他相约之事,李永芳闻言则是大喜过望。先给这军校升了一级,官拜果敢校尉。接着又命其去迎奉祖大寿到达帅堂,毕竟祖大寿当初乃是被皇太极亲口差遣到此地来的,如何能不给他一个面子?虽然这一次,是自己派人央求他出来帮忙。可并不代表,就得需要自己降阶相迎?自己怎么说?还是镇守此城的一个主将,世间焉有主将去向副将恭迎的道理?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