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2 / 16)

声中。下面人咒骂的声音大,上面锣鼓声也敲得十分的急凑。下面声音放低,上面的锣鼓声也变得平缓下来。

洪承畴又是无奈的将军队收了回去。待回归军营之后,却是带了几个随从过了联营,去向巴布泰的面前请罪。而巴布泰这一回,也不晓得是因何事,到转了性子?不仅没有当面为难与洪承畴,相反还对其劝说了几句。更让这位大明降将甚感心中对此有愧之处?巴布泰居然还在自己的联营里面设了酒宴,以此来与洪承畴压惊。洪承畴本来心中愁闷,几杯酒下肚,顿时也就醉倒在酒席宴前。巴布泰只得命手下人,去将其扶回到他自己的大帐之内安歇。

等命人把洪承畴扶归他的军营之后,李永芳却是从自己的酒桌后面站起身子,对着巴布泰拱了拱手,对其有些惊疑的探询道:“贝子爷何故对他一个大明降将如此善待?何况他一连数日,不仅没有把旋城给夺下来?相反还是损兵折将,一直拖延到现在,还是奈何不得困守在城内的东北军?”李永芳说完,只见巴布泰对其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来。他这才又重新坐下,等着听这位贝子爷巴布泰的解释?

却见巴布泰并不开口说话,却是伸手从自己的怀内取出一个黄绸子来,将其向着一旁递去,并对着身旁的侍卫喝令道:“将此物拿于李将军去看?”那个侍卫领了军令,用双手托起此物,将其送到了李永芳的面前。李永芳一眼就认了出来,此物正是一道圣旨。慌忙站起身形,恭恭敬敬的伸出双手将其接了过来。

等展开一看,却是不由愣住了。因为此时满洲人虽然是已经有了文字,也建立了自己的国朝。可其所书写的圣旨却是和后来的圣旨大为不同?后来的圣旨,多数都是以满汉两种文字来书写的。可现在并不是如此,上面通篇尽是曲曲折折的满洲文字。李永芳虽然投靠大清,倒也是有了一些年头。可对于满洲文字依然是两眼一摸黑,看上去,不亚于天书一般。一时瞪大双眼,来来回回的再圣旨上扫了几遍,却是一字不识。

只好颇显尴尬的,将此物转递回到那个侍卫的手中。又对着坐在上面的巴布泰告了一个罪道:“还请贝子爷恕罪?末将竟然不识得天朝的文字,真是死罪死罪。请贝子爷责罚末将,末将回去定会请个私塾先生,到府宅内好好来教末将识得天朝字体?”说完之后,却对着巴布泰深施一礼过去。

只见巴布泰听了他的这几句话,面上却显得一怔,旋即笑着对他回敬道:“我倒是忘了这茬,你如今尚不懂我们文字?又如何看得懂,这张圣旨上所说的内容?罢了,等你读过私塾之后,我等也就早已搬兵回朝了?说不得,东北军也早已灰飞烟灭了?这张圣旨上,不过是让爷我多多照拂着洪承畴一些。说什么?他洪承畴是将来我等南进中原的依仗?哼哼,如今只是打一个小小的旋城,都耗费了这许多时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