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上下?可还始终都不曾见到,有一位女主临朝的例子?
可人家既然握有遗诏在手,自然也就有这可以登基当皇帝的资格。毕竟,崇祯得这些皇子和公主之中,却也就仅仅逃出了这么一位来?与那些明显是处于旁支末梢的皇亲国戚而言,其自然更是有资格来登基坐殿的。虽然其身为女子,可也正因为如此,这位长平公主大概才有意,亲自修书一封,来对这三员大将加以劝说和诱导?想用对其进行招抚?也好能够使这三支驻扎在重镇之中的兵马,肯去投效与其?
而若是那样一来,在这陪都附近的这些城镇,也就势必要归附于,目前坐镇在襄阳府的这位长平公主所掌控?可是这三个大将,对于这两封文书,却都不曾准备,就当真的毫无二心的,去照着上面所说的去做?同时,却又在陪都城内,正在对未来的大明朝皇帝的人选去进行着挑选的,那两位东林党人的魁首,却又各自给这三个人发了一封信函过来。而在这两封书信里?这两个人却是与这三员大将明言?
让其也帮着来参详一番?到底是不是该挑选潞王来当这晚明的皇帝?还是去另外挑选一人呢?只是这两封书信的主人,一个就是史可法,另一个则是重臣马士英。而在这两位忠臣之中,无论是其中的那一位臣僚?都不是这三位大将轻易想要去得罪的人。而好就好在,两位重臣在各自的信函里,所要去推举出来的人选?却都是一个人。全都是属于皇亲国戚之中的远亲,那位被两位重臣再各自的信函之中,去极力所称赞的贤明的潞王?
而就在这三员武将,面对着摆放在桌案之上的这三封信函,不免感到有些开始为之挠头的时候?而这三员大将之所以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却并不是,对于这几封信件的主人,在各自的心中,对其感到有多么的害怕和恐惧?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在这两方身上,去得到多少的好处?这也才使得这三个人,因此而感到举棋不定,一时竟然难以决策出来?自己这三个人,到底是该投效与那一方的麾下?
却正好,近在淮安的小福王,在听说了如今在陪都城内,文武群臣们正在进行着紧张的皇帝海选?岂有对此不着急的道理?而小福王最初仅仅是能求得一份温饱即可。可现如今,眼见着这皇帝,竟似乎何人都可以去当?且又从小道消息上听说了不少的消息?眼见那位八竿子打不着的潞王,都可以去参加海选。
那自己这堪称极为正宗的皇亲国戚,岂又有不去参加皇帝海选的道理?可小福王本来还以为着,过不上几日的功夫?陪都城内的那些文武群臣们,就会听说自己已然驾临到了淮安府。并且立即整队,前来迎接自己过去当皇帝去?可却只听说如今在陪都城内所进行的皇帝海选大赛,如今进行的是如火如荼的?
可就是不曾见到,有一封信函被人给投递过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