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伐清> 第64节

第64节(4 / 9)

这种提议他并不以为然,不过为了不打消手下的锐气,他也不会直接地指出其中的问题。

魏延就是把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敌人弃城逃跑上,甘辉也是一样。南京墙高五丈、池宽三丈,甘辉领着三千甲兵赶到南京城下,若是敌人不弃城,如何是好?挟锐攻城?说得容易,打造五丈高的云梯是容易的事情吗?填平那么宽的深壕,至少要几万个土囊吧?八千士兵根本做不到。而且带着五天的粮食,赶到南京路上怎么也要三天吧?吃完了粮草,敢不敢在南京城虎视眈眈的鞑子眼前分散兵力、收集粮草?还有,背着五天的粮食、铠甲、武器,昼夜兼程疾驰百里赶去南京,就算有现成的五丈高云梯,士兵还有力气爬上去么?

以前每次听三国演义的时候,郑成功就觉得诸葛亮拒绝魏延的提议很对。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放在镇江之战前,郑成功会很乐于突袭南京,一战定江南的计划,但现在已经把清军打怕了,郑成功就打算沿着长江稳妥地推进。

粮船跟着大军一起前进,不用担心粮草,兵力雄厚可以分营控制南京四郊,这才是必胜之策。郑成功认为,管效忠既然逃走而不是投降,那仅靠几千没有携带攻城武器的轻兵是没法吓跑他的,这些清军越是害怕越会躲在高墙后不肯出来;但十几万闽军云集城下,效果就又不同了。郑成功估计,清军的反应可能会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放弃南京,这当然最好不过;第二种就是清军为了南京的安全而不顾一切地抽调周围府县的兵力。

周围府县剩下的清军都是犹豫不决的,施加一些压力就会向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只要专心对付南京就可以,不必担心其它地方的骚扰。而张尚书平定江西也会变得很容易。

在镇江投降后不久,得知管效忠大败,江南的清兵精锐、驻防八旗几乎被明军全歼后,六合、句容等地纷纷向郑成功投降。安庆、芜湖甚至扬州等地都派来使者,就算没有立刻投降也均表示出中立的姿态,希望郑成功不去进攻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考虑下一步。

满清的漕运总督此时正在赶往南京的路上,得知管效忠指挥的东南清军主力已经覆灭后,他断定已经没有任何办法挽回东南危机:集中兵力防守南京就是放弃江南,最后南京依旧是必然陷落的孤城;不集中兵力就是放弃南京,最后江南还是守不住——对形势绝望的漕运总督因此投水自杀。

……

北京。

最近湖广的形势让顺治非常生气,如果不是临阵易帅是兵家大忌,顺治皇帝早就下令把胡全才锁拿进京了。

但南京方面传来的军情立刻就让顺治把湖广的战局抛于脑后,今天早上接到南京方面八百里加急报告,称江宁的驻防八旗全军覆灭。顺治感到事态紧急,急忙召见索尼、鳌拜这两个颇有军事经验的心腹奴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