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越做越大了。吴月吉乐呵呵地说道。难怪吴员外越来越有福相了。吴月吉压根就没听出她说自己胖了,或许听出来了, 但也不觉得对方是恶意,毕竟发福说明日子过得好,谁不想要日子越过越好?只有那些妇人、女子才会追求纤细的身材,他们男人都以胖为美。通过他们的对话,曲清江想起来吴月吉就是当初一直找赵长夏帮忙磨米的粮商,虽然后来粮食增产, 米价趋于平稳,他的利润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但因他的精米多, 所以很多米铺都愿意与他合作,他这收益不降反增。吴月吉当初得知赵长夏进京当官,还以为这磨米的买卖做不了了,但没想到曲家的事都交给曲锋的小妾处理了。他一开始以为那个小妾没出过门, 行事会忸怩,或是担不起事,但没想到那小妾见了他并不避讳, 而且目光坦荡,颇有曲清江的风姿,他便知道是自己小瞧了曲家的人。不管是曲清江,还是那赘婿,乃至这小妾,一个两个都不是什么不谙世事的小羔羊,反而都是能挑大梁的人。赵大官人这是回乡探亲?吴月吉问。赵长夏笑了下,道:我致仕了。致、致仕?吴月吉懵了下,心想难道是他的消息太落后了?才三十岁出头的人,怎么就致仕了?他上次听说赵长夏的消息还是在赵长夏升任户部员外郎的时候,这员外郎虽然也不是什么高官,但那也是他们这些商贾这辈子可望不可求的地位了啊!怎么就致仕了?赵长夏没有跟吴月吉解释的意思,后者也没有追问,得知她们要找乳^娘,便热情地介绍了几个牙人,让牙人都找几个身家清白,又信得过的乳^娘供她们挑选。等赵长夏挑完了乳^娘,知州、清江县县令也都知道了她回乡的消息,所以她还没离开州城,邀请帖就送到了她的手里。韩知州跟王县令都已经升了官,不在筠州为官了,但新任知州与清江县县令也是知道赵长夏的,虽然她以户部郎中的官衔致仕了,可她还年轻,朝廷随时会起复她,所以与她交好便是十分有必要的。赵长夏不清楚新任知州跟县令的为人,若贸然拒绝,也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怀恨在心。但要她马上去见他们,她也不太乐意,所以便以先回家祭祖为由,将邀约都推到了七天后。与此同时,曲清江和赵长夏要回乡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鹄山乡。平静的乡村登时沸腾起来,不仅是里正,便是乡里曾经俯视二人的豪门大户也纷纷准备,就等她们回来,给她们接风洗尘了。别看曲家如今只有一个李氏在主持大事,曲家可是鹄山乡为数不多的官户,赋税都免收的那种,因而这些年曲家的资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已经恢复到了曲锋在世时的水平,甚至还在继续增值。曲家名下的良田已有两百亩,那五亩竹林周围的树林也都被李氏买来种上竹子,以增加每年的冬笋、春笋的产量。除了这些田产,宅子也扩修了,多了一个园林,曲清江寄回来的书信里说她生了个孩子,李氏知道后十分惊喜,便说赵长夏如今是官身,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