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坊的前半部分是商品展售区,后半部分是绣娘住宿和刺绣的地方,另外还辟了一个厨房出来,请了厨娘专门给这些绣娘、伙计做饭。这么大的绣坊在一开始运营时,收益和成本肯定是不成正比的,甚至还有可能亏钱。好在曲家家底丰厚,经得起前期的折腾。赵长夏道:我们赚钱不就是为了生活轻松自在,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娘子的刺绣技艺,我觉得应该传遍天下,往后天下便不是只有苏绣、汴绣、皇绣、蜀绣、广绣等,还有曲绣!曲清江被她逗笑了:什么曲绣,也太不好听了!我觉得还挺好听的,就叫曲绣吧!曲清江虽然觉得以自己的姓氏来作为一种流派的名字有些不要脸,可当别人提到刺绣、曲绣便会想起她的时候,她的内心也是充满了荣誉感与自豪感的。绣坊开张后,来买绣作的人不少,曲清江招待了几个贵客,其余人则由她请回来的女掌柜帮忙招待。现在异色绣成了流行,不少冲着异色绣来的人当场就预定了一些绣作,即便价格比一般的刺绣昂贵,可她们也买得起。终于招待完了那几个贵客,曲清江得以歇息一会儿。她问婢女:六月跟小木头呢?阿郎与小娘子在外头玩。曲清江走出绣坊,看见赵长夏跟小木头在旁边的空地上玩着秧马改造的木马,一大一小乐得不行。她好笑地看着她们,突然看见岳炎方出现在了人群中,她的笑容微微收敛,仍带着得体的笑容上前去:舅舅、表哥,你们来了!舅母和表弟他们呢?只有我跟阿检过来,临近七夕,家里有些忙,我便让他们在家看顾。岳炎方道。乐娘,恭喜,预祝绣坊开张大吉!岳检微笑着恭贺道。多谢舅舅和表哥,你们大老远赶来祝贺,辛苦了。请进来吧!曲清江带二人进去绣坊的接待室里坐下,又为他们煮了茶,让人端上西瓜、哈密瓜等。自从赵长夏有足够的成就点囤积塑料后,她便架起了棚架,采用了大棚种植技术,成功种出了哈密瓜与甜瓜,眼下正是西瓜、哈密瓜与甜瓜的上市时节。哈密瓜的上市让赵长夏夺得了瓜王之名,由于找她买种子种植西瓜的人变多了,西瓜的产量也有所提高,所以西瓜的价格下来了,基本保持在几十文一个的价位。可这哈密瓜不同,它的适种地太远了,而且由于历史的缘故,现在能种植哈密瓜的地区几乎都成了西州回鹘的领土。连官家想吃,都只能等西州回鹘那边送来,更别提离大西北数千里远的南方了。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只有赵长夏有大棚种植技术,所以即使卖到了四五百文一个的高价,也还是有人争着购买。在别人有钱想买哈密瓜都买不到的时候,曲清江却在绣坊这儿拿出来招待客人,足可见曲清江对客人们的重视,客人们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这让他们十分高兴。岳炎方父子在汴京见过哈密瓜,但没吃过,对此既好奇,又跃跃欲试。这是官人新种的异种瓜,名哈密瓜,舅舅、表哥尝一尝。曲清江道。二人虽然没吃过,但见旁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