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唐朝最佳闲王> 第五四八章:储君人选

第五四八章:储君人选(1 / 4)

位者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有可能引来一场风波。!

李元吉带着年仅七岁的李承光进入了内阁,这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却是极为震惊的消息。

其政治意义早已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身,至于参观什么的说法,还是趁早洗洗睡吧,皇帝没那么闲,大臣们也没那么多心思去往这方面想。

内阁,朝会,当下朝廷活动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前者为重,后者为辅。

在当下朝政制度,因为各衙门各司其职,负责管理各衙门的人,都在内阁之。

所有衙门有事要汇报,都必须先找各自的司衙门,然后由司衙门在内阁会议提出商议。

而朝会基本已经成为了每月一次的例会,目的并不在于开会,而是在于勉励那些大臣,给其他人一些希望,同时给他们一些竞争压力。

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在于,各衙门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办正事,而不是将半天的时间用于朝。

早朝制度最早起源于什么时代已经无从考据,但真正成为定制的,是在汉宣帝亲政以后,将其定为五日一朝。

唐制袭成隋制,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后,改为每日一朝,李元吉在改革之前,也是每日一朝。

这样一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不仅仅只是皇帝的时间,还有大臣的时间。

而内阁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每十日只需半天的会议可以解决问题,如遇急事,也可直接找到皇帝,或者申请召开临时会议来商讨。

这套制度弹性很大,同时也很严谨,一切规矩,都是根据需求来制定的。

所以,大臣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干正事,皇帝除了干正事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得以去偷闲。

内阁会议,是当下唐朝最重要的一个会议,每逢内阁会议召开,商讨的必然是关乎大唐决策的大事。

平时开会的时候,更是被禁军里三层外三层的保护着,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周围百米以内,更是严禁喧哗,甚至一些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都要停止,以确保内阁会议不受任何形式的打扰。

而今日,李元吉竟毫无征兆的将李承光给带了过来。

李承光是谁?

李元吉的名义的五子,实际的长子,按照古制,李承光是太子的第一人选,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排资论辈,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除非长子不成器,否则的话,哪怕他是个平庸之人,没有什么太多的闪光点,不说日后当不当的皇帝,这第一个太子,绝对是他,这是跑不掉的。

带着皇子亲政,其意义在于何处,这还用多说吗?

之前大臣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奏皇帝册立太子,毕竟太子这个事,是越早确定越有利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