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内阁,太后,都是他的工具,正德帝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而嘉靖帝呢,连给自己选妻子都不能做主,他不是皇权的主人,只是皇权的傀儡。
正德帝唯一的弱点,就是输在一个孝字上,作为皇帝,他必须表面上和张太后扮演母慈子孝,满足两个舅舅张鹤龄和张延龄的贪婪。
无论他如何疼惜生母郑金莲,他都只能默认生母永远见不得光的残酷事实。
他是个高明的棋手,在临时都不忘记布局,给继任者留下牵制张太后的诏书。
看完诏书,嘉靖帝突然理解,甚至开始同情前任了。
嘉靖帝十五岁登基为帝。
正德帝也是在十五岁的时候登基。
冥冥之中,两个同龄的小皇帝在不同的时空,在同样的奉天殿、同样一把龙椅上加冕称帝。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他们都过早的承受住了皇权的压力。
嘉靖帝合上了诏书,问麦厂花,“先帝思虑周全,这个诏书就是特意吩咐你等郑旺妖言案揭开之时拿出来的吧?是为了要朕帮忙掩盖郑金莲的存在。”
郑金莲是正德帝生母、张太后借腹生子一事和张太后支持过继宁王之子为太子,为宁王谋反造势的诏书铁证。
这两者都是张太后的把柄。
而郑金莲只有口供,没有证据。但是诏书白字黑字,有张太后的印章,是铁证。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知道那个把柄更好用一些。
麦厂花说道:“先帝说,本宗已经绝嗣,旁支崛起,算是为生母复仇。逝者已逝,不易旧事重提,打扰逝者九泉之下清净,就让这一切恩怨随着绝嗣而结束吧。”
放过郑金莲这个可怜的女人。
童年被父亲虐待,少女时因姿容出众而几近辗转,被人当做礼物一样送来送去,青年时沦为生育工具,从此幽闭咸安宫。
弘治帝和张皇后一人一世一双人的爱情童话,建立在郑金莲的痛苦之上。
郑金莲生前被当做生育工具,难道死后也被当做攻击张太后的把柄?
无论生死,都是别人的工具。
张太后的过继诏书,就是正德帝向继任者嘉靖帝“购买”生母死后的清净。
嘉靖帝也是有母亲的,遥想蒋太后刚刚进宫时,被张太后以藩王妃礼节接待,被迫行跪拜大礼的耻辱。
再想蒋太后不能做主选儿媳妇,只能选两个嫔妃的委屈,嘉靖帝心中一痛,手中轻薄的诏书变得沉甸甸的。
这是儿子对母亲最后的保护了。
嘉靖帝说道:“好,从即刻起,朕从未听过世上有郑金莲此人,你们也不许再提此事。”
麦厂花、白术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