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红尘——见闻录> 第二回 王孙不可留

第二回 王孙不可留(1 / 7)

朱见贤虽然慌张,还不忙乱,赶快把纸条放回原处,位置也没移动一丝一毫,转身退出,关好岐王书房大门,其间没人注意,这才稍微定了定神,回入自己房中。

朱见贤关了房门坐好,尔琴斟上茶来,一碗茶一口一口直到喝尽,他神色仍是大不自然。

那信笺上虽然字数不多,朱见贤也没字字记住,但所说大事却是不会有错。岐王妃所说此信来自直隶以北的大宁,此话有误,这信实则是来自大宁更往北方的蒙古之地。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连年与元蒙残余势力开战,各部落纷纷拥护元朝皇室血脉为汗,以至于后来蒙古各部落中,还剩瓦剌、鞑靼部落势力最强,北方边境一向未稳。正统四年,曾拥护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大汗的瓦剌首领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承父位,区区六年之中,西击哈密,东攻兀哈良,统一了整个蒙古,威逼大明西北边境之余,连辽东女真族都受其控制。

正统十四年,皇帝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建议下,御驾亲征,欲和也先一战,奈何奸臣当道,吏治腐败,军队不堪一击,不是马上取得天下的剽悍蒙古人的对手,惨遭土木堡之变。一战过后,二十万明军崩溃,皇帝朱祁镇被囚,朝中在一代重臣于谦的主持下,才先有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又有朱祁镇被也先释放后意图复辟,前后牵扯了十余年之动荡。

此时战事已过,蒙古部族偃旗息鼓多年。此番鞑靼首领用汉字书写的一封信件中,朱见贤简要记得的有:当今圣上成化帝朱见深于朝堂之上性子软弱,不识大局,不具治国理政之能;与万贵妃万贞儿之情实属不伦,后宫无母仪天下之范;心意尽在得道修仙长生不老,轻信番僧术士之言,任用以梁芳、李孜省等为首的奸佞宵小,日日炼丹打坐,不可为一朝明君……种种有关我大明皇帝与朝中事宜,所说均详实准确。

鞑靼首领能掌握如此多内情,不难想暗中必有他派出的奸细配合汇报。这一群汉奸也都是万里挑一的本领之才,鞑靼肯花这番心血窥伺监听,图谋当然不小,其志竟是在于推翻成化一朝,在明朝皇室中拥护新君登基!而鞑靼提出的条件正是重划边境,只要把大宁之地划归鞑靼,从此两国再不举战事,鞑靼愿向大明进贡称臣,可保明朝与蒙古两邦百年太平。

朱见贤阅读兵书战册后,曾几次和岐王探讨,明里是请教疑问,其实他对军事也并不关心,只是采纳尔琴建议,借此和父亲亲近攀谈。父子虽是纸上谈兵,也不能仅以战略战术为论,总要参照史上兵家实战里种种胜败得失之举。按说距今最近的战争便是前两朝与蒙古之战,本来可作为极佳的案例,朱见贤几次问起两军战况、蒙古地理,岐王总是闪烁其词,转聊其它。起初朱见贤还道是父王不愿提起自家这丢脸的一战,可两次三番之后,总觉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