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司马陆离率兵起兵对抗先王的暴政。被压榨过久的百姓苦不堪言,一看见领头人,便奋不顾身,起义军迅速扩张。在民心的导向之下,司马陆离这一个异姓君侯,直登王座,黄袍加身,改立国号为晋。时年玄离十九年,司马陆离执政第十九个年头,盛兴游侠之风,侠之轻生重义的精神,深受司马陆离的敬佩,“宁可无武,不可无侠”,一时间这句话传遍九州大地。
趁此良机,原司马陆离曾经麾下的一名私剑之侠苏木备受器重。后,苏木率其二十二名弟子,特奉王命,创立了任侠司,以将侠之精神发扬光大。私剑之侠不忠于朝廷而独效力于私门,充当食客、死士。没有名位爵禄的羁束,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活动。他们与所养者之间的关系可长可短,在私剑的扶持之下,养客者常常可以获得足以与公室抗衡的强大势力。司马陆离也是靠着苏木这一私剑之力,才有机会扳倒先王统治。
任侠,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的意思。“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背言,义者有取焉。”乃是任侠的信条。任侠司,共分廿二职,分别由苏木的二十二弟子所担任。二十二弟子各有千秋,文武双全,行侠仗义,济人困厄。一时间,侠之精神备受百姓敬畏。不论是文人墨客,朝中武将,都在追求那种精神。任侠司的大门日日宾客如云,都想削尖了脑袋进入任侠司。
侠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信仰,一种饱含着梦幻与荣誉的执念,无论于理是合是悖,无论于法是反是违,侠永远固执著心中不变的追求。而这追求,是在呼天不灵时的替天行道,是在叫地不应时的代地执法。
进入任侠司厅门,便可见“奉天行道”四个大字,想要进入任侠司,就必须谨记何为侠。侠者,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
想要在任侠司任职,并非一定要有过人的武技,侠,本就应该是武可拔刀相助,文可运筹帷幄。任侠司廿二职分为天干武职和地支文职,分别由十干和十二支代称官位。
玄离三十四年,各地纷争渐息,诸侯国分地逐渐明确。玄离三十五年初,司马陆离,便诏布天下,大晋除首都朝阳外共分为十州,即十个诸侯国,其中四个同姓君侯,六个异姓君侯。十个诸侯国分别为,虢、虞、蓟、杞、秦、楚、燕、刑、滕、吴。前六者为异姓诸侯国,后四者同姓同姓诸侯国。
前言说,先王便就是由司马陆离这一异姓君侯起兵篡位,但司马陆离清楚,这六位君侯在当初起兵时,都是功不可没的功臣,如此委任,言之有理。
可惜侠之精神好景不长,玄离五十四年,司马陆离突然驾崩,其嫡长子司马云随即登基,改年号为云旗。谁知司马云本就不喜侠之精神,先王在世时碍于权力和风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