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一脉恩荣太盛,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
你这样做不仅让长孙家难堪,更是丢了皇后和太子颜面,我知道你素来爱财,这些股本你拿着,如果陛下不是看在皇后的面上,庞相寿就是你前车之鉴。”
长孙无忌的训斥让老头子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手里拿着侄子给的文书,都不知道往那钻好。
“太子今日的话就是陛下的意思,要以此为鉴,将来好继续为陛下和太子出力。还有以后不要去惹萧瑀,虽说不比从前了,但看在独孤家的份上,陛下也会有所顾忌。”
就这样,李世民的官制改革从长孙无忌罢相开始了,杜如晦当日就入驻吏部,在他的高压下,针对这五千多名职官的考核也在有序的进行着,考核分为四等,优良中劣。这次的改革也让各部每日喝茶打屁老爷们,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他们中也不乏手眼通天之辈走着各种门路,不过这次他们碰到的是杀伐决断的杜如晦,不管什么人在这位主管兵务的宰相面前都讨不到半分的便宜,考核只能按照吏部的规矩办。
一个月后,承庆殿
“陛下,此次吏部考核优等官吏七百八十五人,良等官吏八百九十三人”,房玄龄正在向汇报这此次吏部考核的结果。
李世民环视众人问道:“卿等以为,四者之中留多少合适。”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岑文本立马就站了出来,最近一段时间来找他的士族官员可不少,他们大多出身门阀世家,平时高谈阔论还行。
到了这节骨眼也和市井的破皮无赖没有多少区别,烦的岑文本现在都不敢回府。
“陛下,臣以为四中裁一是为上策,如此一来三五年以后便可淘汰完成,这样做既可以让并省官吏的目的达到。还能让反对的压力不会那么大,要是裁汰的太多闹起是来,丢的可是朝廷的体面。”
岑文本的话刚说完,立刻就得到萧瑀的赞同,这次的考核中,萧瑀的门生黄典等人都是中等的成绩,岑文本的四中裁一正好和老头子不谋而合。
“陛下,岑中书此言有理,臣最近见到不少人,由于多年的战乱,他们的生活本来就十分的不容易,要是丢了官帽,那他们的家人怎么办,要是裁汰的太多,这不是让那些勤勤恳恳的官员们寒心吗。”
李承乾听了他们俩说完差点笑出啦,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李世民下这么大的决心就是为了快刀斩乱麻,还三五年,恐怕自家的老头子一年都等不了。
“恩,那克明你们俩是这次并省的主管,又是宰相,对于此事怎么看?”,端着茶盏的皇帝看向二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了一样,房玄龄拿出了一份奏本,呈给了李世民答道:“陛下,臣与克明商讨过了,四中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