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

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2 / 3)

了。

话分两头,李承乾则是带着皇帝的圣旨,在侍卫的护送下,快马疾驰的返回了长安。

翌日长安弘文殿

在长孙无忌向众官宣读皇帝的旨意,李承乾毫不客气的坐在弘文殿的主位上扫视在做的各部官员。

沉声道:“本宫奉陛下旨意主持这次的赈灾事宜,希望各部官员都能打起精神来和百姓共度难关。

要知道皇帝因为此事可是夙夜忧叹,身为臣子主辱臣死的道理就不用本宫给各位讲了吧。”

话毕,众官员齐声应道:“臣等谨遵殿下瑜旨。”

“好了,都回去办差吧。”,李承乾挥了挥手就这么结束了殿议,把长孙无忌和张玄素留在弘文殿统筹全局。

而他自己则带着人来到了长孙冲在长安城外三十里早已准备好的临时驻地。

至于说为什么选则在这里,是因为李承乾认为身在一线更能激励人心,同时也方便就近视察长安周围各县的救灾情况。

“好了,这里没有外人,都说说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承乾坐在帅位问道。

新任东宫左庶子房遗直答道:“接到殿下的手谕后,臣以照令程处默率军三千,押送渭南的粮食,争取在十五日之内将这二十万担粮食全部分发到长安周围九县。”

太子右庶子李百药:“殿下,从太仓紧急抽调五万担粮食,户部回道他们那已经尽力了。”

“殿下,周围九县都以快马通知了恢复抗灾,臣明日开始带兵巡查各县,以确保各安全,防止流民滋事……”,左卫率大率秦怀玉答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着重稳定长安附近,再以长安中心,逐渐映射整个关中是李承乾这次抗灾的方针政策。

“长孙冲,廉政部准备的如何了?”

“回殿下,牛尚书已经根据殿下的谕旨,下令关中各县的廉政部官员,切实督查赈灾情况,同时严查各地争粮问题,防止有人从中盈利。”

这活儿长孙冲已经干的游刃有余了,在去年的蝗灾的时候,这小子带着廉政部的官员一口抄了几十位贪腐官员和奸商的家。

这也让很多人暗地里都说他是活阎王,只要是做了坏事让他盯上了,那就是死。

“活阎王办事很快嘛”,哈哈,听长孙冲说完李承乾不由的调侃了一下,这也让帐中的刚才严肃的气氛有所缓和。

长孙冲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说道:“臣追随殿下多年,轻重缓急还是分的清的。另外这里弘文殿送来的征收粮草的名单,请殿下过目。”

说着将手中的奏表呈给了李承乾、

散帐之后,李承乾在帐中批复来往的各种奏折,一旁侍候的是张玄素的两个儿子张振和张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