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周老二人是什么样的人啊,能够在那个时代被国家选派出去留学的人,智商和情商都不会低,再加上这么多年的经历,老人家什么看不出来。
孙芳心里这点事儿,在她第一次上门的时候老两口就知道了。但是因为这年代讲究自由恋爱,他们又都是留过洋的,思想比较开化。既然儿子看上了人家要娶回家,这姑娘家庭和个人大面上也都没什么好挑剔的,不能就因为点儿还没露出来的小心思,做家长的就反对吧。而且二老是打算儿子结婚后就跟他们分开过的,不住在一起,两人喜不喜欢的就没那么重要了。
至于结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给儿媳妇透露自家的家底儿,那是因为那些都是他们的父母辈给的东西,大多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儿子两口子又不是吃不上饭,又都是受过教育有工作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自己老两口身体都还健康着,远没有到分财产的地步,自然不会就平白的给出东西了。
不过二老是这么想的,但是那些贪心的人是不会考虑别人的想法的,这东西被她惦记上了,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的。
原本孙芳是想从二老手里要点东西出来,一个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要过的富足一些。另外就是想用这些东西给丈夫打开门路,别一天只想着当老师,想让丈夫往从政的路上走的。
说到底这个女人是贪恋权力的。她有这样的想法,但奈何她丈夫周晓军没有这样的‘上进心’,公婆也不搭理她的要求,问起来也只说家里什么都没有,还劝她认真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
这种种的不满汇聚在一起,加上运动的袭来,周围的各种乱象丛生,便就滋长了孙芳心中的恶念。
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委员会的一个叫江红进的人找到了她。二人这么一对接,发现对方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江红进想要揪出周老他们的把柄立功升官,孙芳想要借此机会让两个她看不顺眼的老不死消失,并且想在抄/家的时候获取她贪恋已久的财富。至于丈夫和儿子,对这个女人来说,都是可以舍弃的。面对屡屡不配合她不‘上进’的丈夫,和不是自己亲手带大也并不亲近的儿子,孙芳当然是站在唾手可得的财富和权势的一边的。
就这样,孙芳交出了早先她去公婆家里打听财产事情的时候偶然看到的,一封周老与他米国友人的信件。
那时候二老还没有转移书和孙芳惦记的财产,家里的东西又多,便没有注意到少了一封信的事儿。
但就是这一封信,成为了给二老定罪的最有力的证据。
要说起来,这只是封普通的友人之间相互谈论近况的信。可委员会的人不懂啊,或者说他们压根儿就不想懂,也不必懂。
本就抱着踩你下去升官发财目的的人,还指望他能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