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理由是嫡长子已废,顺理成章应该是嫡次子。当然,这其中有无更多考虑,是不可能都对皇帝直言的。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则投票给了李治。两人认为李治虽然年纪还小些,但是皇帝春秋鼎盛,又不是马上需要有人继位。而皇子李泰过于肥胖,恐有碍健康。
李鱼站在一边,又开眼了,他真以为这四位国之重臣可以说出多么全面、具体、科学的分析,却没想到人家的理由如此地简单粗暴。
我选老二,因为老大不合适了,就该是老二。
我选老三,因为老二身体不大好。
我们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但我们觉得皇子们都是很好很好的,所以一个只是从长幼有序上做出考量,一个从长远健康上做出考虑,这样的话,最后不管是老二上位还是老三上位,都不算是往死里得罪了他,大家还是有关系回暖可能的吖,老大!
真他娘的开了眼了!
我还真当历史名人都像史书里写的那么心思简单,一根肠子通到底呢,原来这才是活生生的人呐!学习了!学习了!
李大将军穿着一身小黄门的太监袍子,手里执一把拂尘,站在御案旁边,好学不倦。
李世民有点囧,早知道的话,就把李卫公也喊来了,逼着他表态,这投票也能立马分出个结果不是。这搞出个2比2平,我这做皇帝的如何表态?我若直接表示要让老二或是老三当储君,那不是戏弄大臣么,人家的投票表态还有意义么?
咳!
“朕知道了,朕会再作思量,退下吧!”
李世民把这四位老大人“轰”出去,抚额想了想,只得暂且放下此事。
而一直盯着皇位的李泰,却是一直盯着宫里的动静。
他并不敢在御前安插耳目,那是大忌讳,一旦被发现,他本来就算有十成机会继位,也会再无可能。尤其是在他已经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根本不需要如此冒险。
但他可以很容易地就了解到皇帝都找了哪些大臣于朝堂之外议事,这却不是什么不好打听的大秘密。
昨天,皇帝留李绩议事,还特意把久不上朝的卫国公李靖也请了来,那可是父皇迄今仍以兄弟相称的唯一一位大臣。
而今天,皇帝又把长孙无忌、李绩、房玄龄、褚遂良四人留下,这里边不是宰相就是武臣之手,这是要干什么?明摆着是要立储君啊!
可是,昨天没有公布储君人选,今天也没有!
那意味着什么?大臣们还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皇帝也没有。
李泰国是嫡次子,又是宠贯诸王的唯一皇子,这太子之位,他以为皇长子李承乾完蛋以后,顺理成章就是他的,可现在居然仍是悬而未决,难道……有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