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节(3 / 5)

她整个过程都压制住了别人。

态度不卑不亢,一点也没有紧张或者忐忑,而是非常自然,拿出了之前签订的合同,对上面的一些标准提出了要求。

当对方畏畏缩缩躲躲闪闪,不肯正面解释的时候,徐芳直接让对方按照合同上的条款进行赔偿。

这些许木白平时没少培养她,徐芳说起来是头头是道,有条不紊,关键是对于物料不合格,她能够说得非常清楚的,不管对方用什么借口。

最后这家供货商都耍起了无赖,徐芳直接火了,说了句直接上法庭上见。

气势绝对够强硬,对方也自知理亏,所以也劝住了徐芳,最终还是履行的赔偿条款,只不过双方终止了合作协议。

第七百五十三章 进步

本来对于不合格的供货商,在质量上打折扣,在合同里面钻空子的,程晓雪的想法也是本着能不合作就不合作的原则。

这一次来这么长的时间,肯定也是想要整理这些供货商的物料质量,不合格的就换别的。

徐芳很有魄力,一点也没有啰嗦,对方开始摆出耍无奈的苗头的时候,她就已经想和不合作了,所以一直很强硬,让对方无法可说。

解决了这个供货商,徐芳拿出了笔记本认真的记录着详细的情况,而且找了一处电话亭,把下一步的联系人都确定好了。

谈完了这一家,由于终止了合作协议,所以需要尽快确定别的供货商,徐芳没有闲下来,而是直接约见其他的供货商。

这是她在过来g市之前就做好了功课,早就晓得这一家提供的物料存在质量问题,那肯定要找别的备选项。

有的事情,一旦做上了手,再做起来就会顺当很多,虽然是徐芳第一次来面对面的跟这些供货商谈,但是刚才谈完了这一个,拿出了自己的气势和态度之后,她就自然知道下一个该怎么说。

没有停下休息,而是乘胜追击,借着这个势头,徐芳又见了两三家的供货商,一是要看对方的物料的品质,二是要看对方的诚意,三是要面对面的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相由心生,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像第一个那个违约的供货商,看上去面向就尖嘴猴腮,十分狡猾,总觉得肚子里很多花花肠子。

虽然这不是决定因素,但是看一个人的面相和言谈举止,来推测一个人的为人和品行,是绝对很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的看人准的,一眼就能看透这个人。

程晓雪和何年晨是全程陪同,但是两人插话的时间很少,在徐芳说不上话,或者有点没有立刻反应过来对方的圈套的时候,才会提上一两句。

但大多数情况下,徐芳的谈吐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且她的思维很清晰,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标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