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3 / 6)

不催促,就静静的坐着等她的第二轮试戏。

渝辞把行李箱从拖板上拆卸下来打开,埋头在里面翻翻捡捡,离得近了景珍才发现,她那行李箱里还真是五脏俱全。

古代的灯笼,红绸,剪纸,泥人,还有缠了红线的花剪,妆奁几乎能从古装剧里看见的常用道具她这里都有。

景珍想起,鞮红先前再三提醒她,渝辞毕业于帝戏,是正儿八经的科班生。要追根溯源起来,竟也算是校友。

帝戏有一处很漂亮的长廊,透着浓浓柬埔寨风格,长廊尽头是戏剧学院的黑箱子。

黑箱子顾名思义,透不进一丝光亮。是特意为戏剧表演学院的学生打造,或简约朦胧或光怪陆离,在黑箱子的舞台上呈现出一幕幕生离死别、喜怒哀惧。

仅是一门之隔,门外岁月静好,门内浪涌风起。黑箱子的魅力只在那一门之内。

所以非表演专业的同戏剧学院学生,除了特定机会,例如毕业大戏,或是外请剧团的演出,基本只能欣赏到那一扇门门外的长廊风景。

长廊是设计师心血凝聚的地方。

清晨的阳光总是特别眷顾这里,尤其在柔软明媚的春日,碎金般点缀在缠绕在长廊柱檐的绿植间,阳光被条条廊柱分割成片均匀间隔在师生往来的道路上。

夏冬时序,晨昏有定,光线都会随之变化。甚至生长在柱头檐角的植物,也随四季而动,无有雷同。

设计师对此曾言:这是一场大自然馈赠的蒙太奇盛宴。

在景珍的记忆里,表演专业的学生们总是沐着晨辉来往在这道长廊之下,未施粉黛的面颊满满的胶原蛋白,最标志性的除了身上的军大衣,就是的永远不离手的大行李箱。

她知道那里头装着什么,却是今天第一次有机会看得这么清楚。

里头不仅仅有道具,还有一大坨棉花和几块颜色不同的布料,不过这些渝辞都没有在意,只是拿着一盏灯笼反复琢磨。

准备好了。

景珍被声音惊醒,很好的掩饰掉自己的出神,抬手示意试戏开始。她注意到渝辞把手里的灯笼灯芯摘了,丢在一边。

夜间行路,提了灯笼,却不点灯。

女子走的很安稳,她一手提灯,灯笼摇曳在等身高的芦苇间,映着星月的水光终于现在眼前。

她脱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上的布鞋,料子同她身上衣服一样粗糙。将写字放在灯笼旁边,她对着那片清河坐下,出神的望着虚空中的某一处。

知道梨花村怎么走吗?景珍适时帮她撘词。

女子恍若未闻,一颗心稳如千载磐月,甚至连眼神都没有慌一下。

那七篇手札中有说到,观察地点是一片黑不见底的空间,只有一面墙壁,其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