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回到白帝城,买棹东下。一路顺风顺水,三峡两岸风光迷人,又得石刻插科打趣,谢恩悲郁心情为之大减。不一日到了洞庭湖。洞庭湖乃天下四大淡水湖泊之一,与太湖、鄱阳湖、洪泽湖齐名,烟波浩渺,横无际涯,一望千里,尽皆水域。洞庭湖之畔有岳阳城,岳阳城有一座名闻天下的岳阳楼,岳阳楼因仁宗年间名臣范仲淹所作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传千古,世人传诵。三人慕名登上了岳阳楼。
岳阳楼高三层,下瞰洞庭湖,但见“衘远山,吞长江”,果然“浩浩汤汤”,气象万千,不禁赞叹不已。三人痴立良久,俱都为横阔无际、水波千里的洞庭湖壮阔景象所震慑。此时正值丽日高照,天朗气清,湖面上无烟无雾,唯见白帆点点,渔夫唱和,水鸟飞掠,波光粼粼。谢恩不禁忆起了当日泛舟太湖的情景。冷嫣葎亦是心有所感,明眸中隐隐有光波流动。
一名店小二走过来道:“三位客官想都是风雅之士,敝楼有本朝太守范文正公遗迹,三位客官可愿往一观?”
三人还未答话,临座忽有一人大声道:“哈哈,好好,老子便为的是来看看这名闻八表的文章的,伙计快快带洒家前去一观。”只见是一个四十余岁的虬髯大汉,身材又粗又壮,身着短衣,胸口裸露出来,露出一丛又黑又密的胸毛,手上持一柄月牙杖。他旁边一瘦长汉子三十余岁,但神情剽健,桌上放着一柄连鞘单刀,这两人定然是江湖人物。
那店小二见他俩形相凶恶,踌躇道:“这……这……”
谢恩道:“好,咱们便一同去风雅风雅。”说着当先而行,那店小二不敢阻拦,忙抢前带路。
转过一道屏风,只见陈设精雅,几净窗明,乃一间雅室。室中无他,唯正面墙上挂着碧纱。
那店小二道:“这《岳阳楼记》掌柜的请人刻于匾上,因极珍惜,平常以碧纱覆盖。”说着小心翼翼将碧纱拉开,只见一列排着六副字匾,匾上累累尽是字迹,字字飘洒横逸,神韵天成,岂仅入木三分,直欲破匾而出一般。谢恩不禁连连击几赞赏。
那店小二道:“客官慢慢欣赏,小的去端壶酒来。”说着退出门去。
那虬髯汉听得谢恩连连击节赞赏,满腹疑惑,对着字匾横瞅竖看,又看了谢恩几眼,对那瘦汉道:“二弟,你看这人是不是疯了?这匾上的字歪七扭八,我一个也不识得,他怎么会如此疯疯癫癫的?”
那瘦汉也向字匾看了几眼,又连连望着谢恩,显然也甚是迷惑不解,突然道:“这位公子,你是读书人,可否给我们这些粗人讲讲这匾上的意思?”
谢恩此时正摇头晃脑地吟哦不绝,闻言道:“可以,可以,当然可以,愿为效劳矣!这篇文章是当年的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时,请他的朋友范文正公所做。这‘衘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