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 / 4)

顿一顿,开口道:“四姨太还不了解爹的脾气?爹决定的事情,谁说也没用……我跟静怡是好朋友,以前也去过顾家好几次,他们家挺厚道的。”

四姨太嚷道:“那不一样,之前你是客人,现在是嫁进去当儿媳妇。自古恶婆婆爱磋磨儿媳妇,那里有磋磨客人的?”

杨佩瑶无奈地笑笑,“算了吧,我愿意嫁……毕竟曾经有过情分,又知道根底,总比嫁得不清不楚为好。”

四姨太骤然想起先前杨佩瑶的确跟顾息澜好过,后来虽然不知为啥分了,但之前顾息澜一天好几个电话往家里打,那会儿却不是假的。

遂没再言语,把手里的二百多块钱递给她,“拿着吧,也是我们一份心意。”

杨佩瑶点点头收下了。

隔天,杨佩瑶带杨承鸿去百货公司买了鞋,再隔天,仍是背着书包上学。

放学回家则整理要带的物品。

杨佩瑶把支票、存折、首饰、工厂的契书、一千多块钱的现钞以及两把枪装进小皮箱锁好。

这些是务必要戴的,其余的主要是四季衣裳,再没有重要之物。

星期四,周秘书把杨佩瑶的嫁衣和盖头送过来,说周六那天顾息澜先把杨佩瑶送回家,等她换好衣裳再接过去。

还送来两挂鞭炮,留着接人的时候放。

他说顾家在杭城是有名望的人家,娶媳妇不能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喜炮总是要放两挂的。

又说,顾家早就备着聘礼了,如果需要随时可以送过来,但是他们不苛求嫁妆,新房都铺陈好了,不差那点铺的盖的。

言外之意,顾家有心求好,是杨家做事不上道。

杨致重回家听闻此事,气得要把嫁衣和鞭炮扔出去,被太太拦住了。

可对杨佩瑶却没有好声气,在饭桌上就冷着脸子道:“嫁过去就是顾家的人,以后不要回来了。”

太太忍无可忍,不顾多年的好修养,当着众人的面前顶撞他,“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闺女,凭什么不让回来?”

杨佩瑶木着脸不说话,饭没吃几口就上了楼。

等撤下杯碟,杨佩珊悄悄吩咐厨房煮了面给杨佩瑶送过去,安慰道:“不要听爹的,反正白天他不在家,你想回来就回来……实在不行还可以打电话,再或者咱们约着到外头吃馆子。爹总不能拘着大家都不出门。”

杨佩瑶一边吸溜着吃面条,一边点头。

再有两天就是正月二十二,杨佩瑶大喜的日子。

等杨致重出门,太太招呼着挂红灯笼贴双喜字,又把院子里的几棵树都缠上红绸布。

全家人觉得杨致重太过霸道专~制,突如其来地定下亲事,又不正儿八经地做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