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3 / 6)

普通的百姓对蒙古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知道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族群。

于是,很快这些有关蒙古的小单子在京城中传开来,进来蒙古成为了城中最热的话题。人们不禁悄悄议论着上面说的是不是真的,蒙古人是不是真的这么残忍可怕?

那些准备上书抗议的学子暂时停下了动作,静观其变。

一时人们对蒙古的印象大变,第一次知道蒙古人原来这么残忍!

在孟朝鸿胪寺官员安排的‘同文馆’驿居里,那日松亲自给一直跟在蒙古队伍里的老者倒酒,遗憾地道:“老师,看来孟朝是真的不打算和我们合作了,而且看起来对蒙古的误解颇深!”

他的眼里划过阴翳,也不知道是谁策划的行事,他怀疑是金国人干的,让孟朝对蒙古无端警惕。

说实话,起码目前蒙古是真的孟朝没有觊觎之心,金国才是它主要的目标。

他原本对这趟出使成功也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一来是想宣示一下武力让孟朝心怀顾忌,选择中立最好。不行的话就破坏掉金国此行的目的,不过现在看来是都失败了!

这个老者本是汉人,叫冯若松。他祖上是宋人,因为金国南侵而一路奔亡逃难,最后流落到了蒙古的地界。

父祖一直牢记金国带来的伤害耻辱,也把这种仇恨灌输给了冯若松,而且打心里也不认同孟朝的建立,认为他们是一群乱臣贼子窃据天下。他祖上是读书人,自幼教授冯若松汉学,因此他本人也饱读诗书,精通汉学。

在家人相续抑郁寡欢去世后,他一个人流浪在草原,后来碰到那日松想学汉语,机缘巧合成为了他的老师。

他虽然是汉人,但是从来没有踏足过中原的土地,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一眼故土。对老师这一愿望,那日松自然乐于成全,就将他充作翻译人员一起带上。

那日松道:“其实老师应该知道的,我们蒙古一直以来的敌人都是金国,和孟朝却是无冤无仇,将来也绝不会于孟朝为敌。相反,金国却是我们蒙古和孟朝共同的敌人,他们掠夺我们的财物,屠杀我们的臣民,贪得无厌无恶不作。我不明白孟朝为什么不接受我们的好意,如果能联手灭金的话,我们都能报仇不说,而且孟朝也会重新拿回他们失去的土地。对于孟朝对蒙古的冷待,我真的深表痛心!”

说着狠狠饮下一杯烈酒。

冯若松从小生长在蒙古,对孟朝并没有多少的归属感,但是幼时长辈对金国的深切痛恨却是记忆犹新,他自然乐意见金国灭亡。

他举起酒杯沉吟道:“那日松,你不妨多拜访一下几位皇子,多多表达蒙古无意与孟朝为敌的意思。”

虽然做了未必无用,但是不做就什么也不会有。

而且据他所知孟朝的几位皇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