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3 / 6)

一定在其中做了什么!

说来宁国公和理国公都有家中子弟在‘黑旗军’任职,而且都是五品武官。不仅是他们,京中武将世家泰半都有子弟追随永宁侯左右,宫变那晚他们也有亲身参与其中的,可是愣是瞒着家中的大人什么有不说!

这说明什么,要不然就是永宁侯收服了他们的心,彻底倒向了永宁侯这个主将,成为心腹信任之人;要么剩下的就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一问三不知的。

由此可见永宁侯的手段,治军之严,心思缜密,将他们这帮老家伙都瞒在了鼓里!

宁国公叹息,虽然不愿意这样想,可是事情似乎照着最不可能的方向发展,永宁侯一定是做了什么不可言说的事!

而其中最坏的设想,就是所谓的遗旨是假的,一切都是伪造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朝臣们尽皆是沉默默认的态度,可是永宁侯想必是用了手段的!

作者有话要说: 又晚了,大家晚安!

第156章

在这个君权神授的年代里,讲究是君为臣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忠义为本!

像永宁侯府和宁国公府等老牌公侯世家, 祖辈都是追随□□左右而建功起家, 孟朝立国多久他们就传承多久!他们对皇朝是有感情的,而且有着传统武将最朴实的信念:精忠报国,效忠君王!

不管他们先前对上位者打压武将有诸多不满,更是开动脑筋为家族谋求出路, 但还是在君臣框架之下的, 他们始终忠诚于帝王, 不怀贰心!

更是因为永平帝对武将的警惕一心而心里憋着一口气, 默默隐忍着,想要证明一切都是永平帝的错疑多心!终有一日永平帝会知道自己是错的,他们期望着从头翻身。

可是如今儿孙辈做出不臣之事来,简直就是打了他们的老脸,让他们一世英名扫地,忠心蒙尘!

君不负臣, 而臣先已负君, 这着实让他们颜面无光, 愧对先帝!

而作为一切始作俑者的永宁侯, 更是让老侯爷灰心气短, 心里像堵着一团火,不知该如何发泄!

三人相顾默默无言,眼珠里涌现沧桑, 一下子都像老了十几岁似的!

“兔崽子,已经不将我们这些老家伙放在眼里了!”宁国公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叹息道,“也罢,我也该修身养性了!府里以后都是他们年轻人的,坏也罢好也罢,老夫管不着了!”

宁国公大概是最想得开的,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呢?将儿孙们绑来喊打喊杀也是于事无补。往好处想,永宁侯独揽大权,以后武将的地位必然不可同日而语,家中子弟总算没上错永宁侯这条船。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老了还不如养花钓鱼颐养天年,等有一日下了黄泉他再向先帝谢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