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1 / 7)

可是想不到在永宁侯刚离京的时候, 率先毫不犹豫对嘉安帝有所动作的会是他的儿子!

不管韩缜找了什么借口,事实就是皇帝无宫人可用,沦落到和太后共用侍人,甚至削减了很多奢靡的开支,完全不符合一个帝皇应有的待遇!

如果他们不知道宫内的消息还可以装聋作哑当什么也不发生,问题是韩缜并未特意封锁宫内的消息, 太后的母家嫂子进宫问安后出来一哭诉, 消息灵通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帝皇的威严不可冒犯, 如果他们还掩耳盗铃无所作为, 天下人的唾沫能把他们淹死!所谓的文人风骨, 高风亮节,忠心事君,不管内里如何, 为了自己的脸皮名声着想,哪怕是为了装样子他们也少不得递上一本折子,义正言辞地抨击韩缜的作为。告诉世人自己是如何的不畏强权,忠心不二,他们还是正直可靠的臣子!

其中也许有真情实意地为帝皇受辱而愤怒的,可是大多数人不过是做个样子,他们不相信这些弹劾会对韩缜造成影响。事实也是如此,那些奏折就犹如石沉大海激不起一丝浪花,而朝堂毫不意外地很快就归于平静!

这就是强权的好处,人们面对着压倒一切的实力,明智的选择了沉默!

因为韩缜显然不好惹,行事比永宁侯还要无所顾忌,这怎么不叫人怕!

韩缜的行为也很是打击了一帮人,他们原本谋划着趁永宁侯离京,让皇帝光明正大的走到幕前正式参政议政,趁此机会夺回权柄。虽然禁军由永宁侯的儿子接管,但韩缜总不会比永宁侯狠辣狂妄,在他们眼中韩缜终究还稚嫩,他们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

可是韩缜却向他们展示了冷酷无情的一面,不要说妄想掌政,只要他想帝皇甚至走不出他的宫殿!他们的计划不得不胎死腹中,甚至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不知道是不是韩缜知道了什么,弄这一出是给他们的警告?

“唉,莫非真是天要亡孟朝!”幽静密封的房间里,一个相貌清癯的老者发出叹息。

房间里人不多,不过三四个,他们都是坚持以维护孟氏正统为己任,一心想嘉安帝临朝主政的保皇派。能在永宁侯的威势下还能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变,并安稳的在朝中存活下来的朝臣并不多,他们平时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低调地不为人察觉!

一个人接话道:“还是再等等吧,如果行事不慎牵连陛下,反而害了陛下,那就是我们的罪过了!”显然韩缜的出手吓到了他们,没有对帝皇的敬畏之心,他们真的怕对方一言不合地做出什么事来,只怕他们只有以死赎罪了!

静默半晌后,其中一人疑惑道:“不是说韩缜其人不肖其父那般狂悖无礼不尊礼法吗?怎么我看是有过之无不及,亏他还曾是读书人,真是枉读了圣贤书,简直是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