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到时他们可以见上一面呢?
“谢先生啊!”听到谢琦的名字,韩缜不由一挑眉。
说来他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谢琦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韩缜的洗脑太成功了,在齐王宫变之前谢琦就有意游走四方修建属于他自己的‘树人书院’,立志成教育大家青史留名。
至于京中的‘树人书院’已经走上轨道,而且还有韩缜派来的来看着,在杂事上他完全可以放手不管。
之前他们一向是愉快的合作关系,由谢琦出面代表,暗里有韩缜提供资金,‘树人书院’慢慢地发展壮大成为京中最为有名气的书院。当然,其中少不了韩缜夹带一些私货,谁让他是金主呢?
不过自从永宁侯独霸朝纲掌握大权后,谢琦如很多文人学子一样对永宁侯很是抵触,私心里认为永宁候名为辅政大臣,实为乱成贼子,早晚会行大逆不道之举。因此,也远了韩缜,差点就没有明言要断交了。
奈何他的志向还没有达成,自己又没有一双点金之手,想办书院就少不得韩缜的金钱支援,因此勉勉强强和韩缜还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但是丝毫不提永宁侯一句。
这对于韩缜来说无所谓,因为他需要谢琦的名声在外,方便建立起书院,普及教育。不过,这倒是也提醒了他一件事,就是以后有条件的话,废除那条‘身有残疾不得科举’的规矩,包括做官,应该以人品才能而论,而不是被外在身体条件所限制。
这几年韩缜的金钱支出很大一部分就是侧重书院方面,他始终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可能地受到教育,拥有了知识有时候会给人带来全新的不可思议的变化。就如同他的前世,如果没有国家的义务教育,他不可能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许是受这个影响,他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在现阶段国家没有条件普及教育的阶段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谢琦之手多开书院,学费尽量低甚至是无偿的让人读书学字,让尽可能多的人能有机会进入书院。
另外,他在‘树人书院’尽可能的多开学科,百工,算术,而不仅仅只有科举一途。他摸摸下巴,谢琦竟然到了陕西,那他是不是应该再开一个畜牧科,让人学学怎么样蓄养牛马啊?
这也是谢琦和他矛盾的另一点,一向崇尚文雅清高的书院里,学生太过斑驳杂乱,这有悖于谢琦清高的志向。但还是那句话,有钱的是大爷,谁让韩缜掌握经济命脉呢!
说实话,韩缜还是很支持谢琦把书院开遍孟朝上下的,这也是在尝试着建立另一种教育模式。书院不再是儒学一枝独秀,而是只要有用的都可以进入学堂,将来有机会发展成熟的话,国家教育以‘树人书院’为模式开办学校。所以说,谢琦想要的试图名留青史,也不是不可能的,他没骗人哦!
时间过得很快,在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