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选择可比做曹操手下强的多了,于是越发传得有鼻子有眼,很快便让曹操得知了。
“我们知道袁谭的破绽,反过来利用曹军的水攻计策让中计,也不知道曹操有没有算到我们的的想法。”
“这也算是冒了不少风险,要是水攻不成功,其可能会面对袁谭军的全力反扑。”
诸葛亮点头道:“曹操确实行险,但这次用计,其把握还是很大的。”
袁熙点了点头,谋略很多都是战场下面的功夫,情报战便是其中之一,包括但不限于刺探敌情,散步谣言,离间关系等。
“这个教训主公一定要谨记,免得重蹈覆辙。”
诸葛亮略一思忖,“我感觉可能性不大。”
“他应该只是单纯觉得袁谭不好控制,才做出的这种决断。”
曹操那边得到的谣言,便是袁熙散布的袁谭将要重归袁氏,一同对付曹操,和袁熙袁尚平分天下的谣言。
“一方面袁谭在邺城诱惑之下,暴露了其叛离曹操的意图,另一方面又急着行军,不仅暴露了行军意图,也让自己的大军首尾不能相顾。”
此时紧紧跟在袁谭粮草队伍后面的袁熙,也是一路追击而来,他一边四处派出探子,防备不知道在哪里的曹操军偷袭,一边在保证中军战力的情况下,派出各将领兵,去俘虏收编袁谭残军。
随着消息的明朗,袁熙得知知南边二百余里处,曹军也在一边行军,一边做着和自己一样的事情。
之所以传得这么可信,还在于传播的主体是太平道。
杨凤已经从黑山潜入了冀州,策动忠于她的太平道众传播谣言,当然太平道中也有曹操的人,但这并不影响杨凤行事,反而让谣言能更快传到曹操耳中,属于是反向利用这个渠道了。
曹操应该明知这是个谣言,但他却不敢冒险,尤其是这个谣言过些时日传到袁谭耳中,说不定真会影响其决断!
因为站在袁谭的角度,若是他得知了曹操知道了关于自己的谣言,为了自保,最佳的选择便是叛离曹操!
也许他已经知道了,所以才急着赶往邺城,于是曹操果断先下手为强,把本来用在对付邺城守军的二次水攻计策,用到了袁谭身上。
袁熙和诸葛亮这次这已经不是阴谋,而是算计人心的阳谋,曹操即使知道可能是袁熙在捣鬼,也只能顺势而为,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而不是冒着一败涂地的风险让袁氏三子联手。
其中的心思波折,是先前郭嘉诸葛亮等人一点点分析出来的,袁熙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人心的观察入微,所以他才给袁尚发出密信,让其配合行事,将袁谭引诱到邺城之下。
可以说,袁谭是被所有人联手坑死的,毕竟他这种背离袁绍的行为,已经让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于是他便只能一步步走入死地。
包括袁谭后军之中传播的袁谭大败的谣言,也是通过了太平道军士的渠道,但其中有袁熙的人,也有曹操的人,其目的都是一致的。
袁熙在感叹情报战影响如此之大的同时,也庆幸得到了杨凤相助,才能和曹操分庭抗礼,不然在太平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