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整个人沉淀了。
唔
有种厚积薄发的感觉。
自二哥余有结婚,余母就在信里写家里负担大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少给她一些东西。
“家里就靠着我跟你爸过日子,也不容易。”
“一家子嚼用,花费不小。”
“你大哥一个人的工资养他自己都恼火,更别提你大嫂又怀了,唉,房子也不够住了。”
这些,余姝听听就是了。
爸妈能养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往后爸妈的工作也是留给他们的,得了如此多好处的兄嫂都能啃老啃得理所当然,她一下乡的才十八岁的小闺女凭啥就得自力更生艰苦吃土。
她傻吗?
至少也不能是现在。
“妈,下乡挺好的,乡下虽说穷,但有吃的,饿不死人,你要是烦我二哥了,就让他下乡呗。”
她笑嘻嘻的。
电话里余母骂了她一句:“小妹仔,你二哥都结婚有孩子了,哪能再下乡,乡下再好能有家里好。”
这话一出顿时安静。
余母也暗骂自己嘴快说错话,忙转移话题,“对了,妈上次在国营商店看到一块花布,红底格子的,到时候给你做条布拉吉寄过去,还有什么想要的,麦乳精你爸也换了几盒,都给你寄,你可别说妈偏心,家里有点什么好的都想着你。”
余姝当然要。
“妈,你再给我找点高中的书跟练习题,我要用。”
余母嘟哝:“看啥书,现在又不考试了。”
“哎呀妈你别管了。”
母女挂断电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居然有人开始给余姝说媒,悄悄长开肤白貌美身材苗条的女孩子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每下工,走过村子,不知道吸引多少未婚男青年的注意。
“余知青,我跟你说啊,林家二小子虽说年龄稍大些,但知道疼人啊,又在部-队里待了十来年,都升到”
“余知青,陈家老幺长得好,只比你大两岁,他爸是咱大队会计,四个哥哥都有本事,大姐夫又是县里的,你嫁过去保准享福,啥都不要你操心。”
“余知青,周知青人真的不错,家里条件也好。”
“余知青,那李大海虽说离婚有个闺女,可他是开大卡车跑长途的,先不说每个月工资多少,就这些年帮人带东西,肯定也得赚,家里就一个老娘,你嫁过去,生个儿子”
“余知青”
挺多的,一夜之间成了个香饽饽。
余姝统统婉拒。
“对不起,我还小,还没考虑到结婚那么远的事。”
“我结婚得我爸妈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