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得写一篇读后感,写写自己的感悟就可以了,字数方面没有要求。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特殊的环节,我说了,我的课不会缺少惊喜的。”
“什么惊喜啊?”
“萌萌哒老师,快说啊!”
“就是啊,我最喜欢surpris!”
秦墨笑了笑,说道:“我们学习前辈的诗歌,不是为单纯的考试,而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底蕴。所以,现在大家学习了郑老师这首诗,那么你们也创作一首。方向不定、字数不定、文体不定,也就是说,你们可以使用任何的一种语言。”
“王若虚,用文言文翻译一首现代诗给大家助助兴!”秦墨说道。
王若虚没有丝毫的慌张,缓缓站起身,想了想,便是诵读道:
冬有冬之意,
寒如花,——
花有花香,冬有忆一把。
一枯枝影,烟色之瘦细,
日晷过半
寒里日光淡矣,
渐斜……
即其地
如客言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啪啪啪……
不得不说,王若虚的确是一个才子。秦墨这个问题其实挺难的,尤其是对于一个高一的学生而言。要知道,秦墨的问题是用文言文翻译一首现代诗。
这就不仅要求王若虚懂得这首现代诗,还必须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功底。虽然这首诗不难,但是王若虚能够张口即来,这的确有些出乎秦墨的意料。
“谁知道这是哪首诗?”秦墨再次问道。
“林徽因的《静坐》。”舞柔说道。
“王若虚,是这样吗?”秦墨笑着问道。
“老师您觉得呢?”王若虚的回答让全班的眼神瞬间往他汇聚了过去。
这是什么意思,想和秦墨争锋相对?
“这的确是林徽因的《静坐》,这算是林徽因比较冷的一首诗了,没想到王若虚同学居然能够如此熟练的翻译出来。那么,既然我让王若虚说了,那么我也给大家来点儿文言文,如何?”
“好!好!好!”
“最好用您前天在湖心亭的声音。”
“赶紧的吧。”
秦墨喝了口茶,润润嗓子,微微想了想,吟诵道: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