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茅草屋便是一座道观,屋中,一座庄严的雕塑位于正中央,整座雕像成盘坐姿势,慈眉善目,目光有神看向远处,怜悯终生。坐前一盏香炉,青烟缕缕。坐下有二道人,正是李当兴李龙泽。
师徒二人盘膝静坐,气息平稳,但相较之下,李当兴心已经有些乱了吗,毕竟他还年轻,心中所想皆是江湖往事。李龙泽睁眼看了眼已经有些心不在焉的李当兴,吐出一口浊气:“当兴,《清静经》”
李当兴一愣,又嘟起了嘴,无奈的背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东地静。”
李龙泽听着李当兴所读《清静经》,火气由心而发:“李当兴,《清静经》是这么背的吗!要有心去读,心方能静下来,你看看你背的这是什么,没有一点静心的作用!这些我说过多少遍了,还记不住!”
李当兴一脸的委屈,但并没有反驳师傅说的话。李龙泽看着低着头的李当兴,火气也渐渐的压了下去,他的眼神中充斥着溺爱,他终究还是孩子,可他所背负的,却不允许一直放松下去啊。
李龙泽看着李当兴说道:“当兴,你知道什么是道嘛?”
李当兴看着他,想了想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
看着一脸认真背诵的李当兴,李龙泽眉头一皱:“停!当兴,我在问你什么是道,不是在问祖师,你那祖师之道,以作自己之道吗?”
李当兴一窒:“祖师之道,当为大道。世间众道,皆为小道。”
李龙泽大手一挥,打断李当兴的话:“祖师之道,是其之道,祖师之道,是祖师对人世之评价!我要问的是你对道的理解!人世不一,何来道通!”
“师傅,书中言······”
“圣人亦有错,何必全信之。”
“可·······”
“唉,人有一世,为何要全听别人的,世间之法,万彩斑斓,为什么要拘于一格。”
李当兴不说话了,他之前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道就是道,一就是一,大道至近,何入小道?
忽然李当兴感觉自己身体离地,李龙泽拎着他出了草屋,来到了一片树林中,李当兴看着这片树林,他再熟悉不过了这不是他每天打水所走过的树林吗?师傅带他来这里做什么?
“你从八岁开始,我让你自己来打水,三年来,你在这片树林中留下一条路,但也只有一条,我很欣慰,你一直听我的话没有乱走,沿着我带你的路,一直走到现在,但我又很气愤,气愤你正值对事物好奇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