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3)(2 / 6)

所显露的威神,拥有这般手段,又有什么可惊异的?

地神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从何解释起。

赤真子不修神道,对天地细微处的认知也差一筹。他看不分明,只以为这般变化或以仙道阵法可得之。

然而,阵法终究只是以外力强行聚集灵气、塑造福地,一切不过是强行生造的,若有一日,阵法破败,这些仙家福地,也就归复平常了。说到底,不过是朽木刷新漆而已,表面看着光鲜亮丽,但其本质并未改变。

可此处山林中的改变却并非如此,这些灵气韵致并非浮于表面,而是天地自生的。那不是以某种手段强行塑造,而是改变了此方天地的脉络,使之真正演化成了一方福地。纵使日后神明离去,此方天地所受的泽被也会一直绵延下去。

这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行改天换地的大威能!

虽然这里的改变发生得悄然无声,但艰难之处远比移山填海要困难得多。

摧山裂石只需要有大力,制造焦土只需要有烈火,但要想使枯竭干涸之地生灵泉,死意弥漫之所演生机,则需要有对天地运转的深刻认知、对生机造化的足够把握,与对一方天地生灵的悲悯之心。

地神摇摇头,对赤真子道:道友且交感此方天地,这里与道友曾经所见到的洞天福地,真的一样吗?

他不再看赤真子,而是整衣肃容,对前方郑重行了一礼,方才继续前行。

仙道求逍遥,神道证天地。

世间多有修行者,只是为了求一个修行正法,而入了神道,却未见神道修行的真意。他久处水固镇中,看惯了来来去去的神道修行者,他们纵然行使神职,却大多只是为了求信仰、积香火,反而忘了本真。

天长日久之下,他竟也有了些本末混淆。今日得见此景,方才寻回了归心处。

青石残路通古宅,宅前有巨石开裂,裂中有新松茁壮。匾额之上,书有李府二字。

地神恍惚,隐约记得几百年前,这附近似乎确实有一李氏大族。因为李氏并不处于他的辖域内,所以地神对此也不甚了解,只在今日见到了,才模糊想起,似乎许久未见李氏之人往来于水固镇中了。现在看来,这一氏族应当是衰败了。

地神暗自摇头,将跑偏的思绪放下,重新打量起此地。

山野荒宅,本该是令人心生荒凉的地方,但此处却并无荒废已久的阴晦气,反而显得清静宁和。

尚未来得及扣门,李府的大门便开了,走出一个人影。

后李先生。丁芹唤道,神情中透出久行之人归家的放松喜悦。

后李面含笑意看着她,问道:其他人呢?

他们跟着黎先生去选宅子了。丁芹答道。

远行疲惫,你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