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附近的影院,二人买好电影票,找了一处餐厅美美的吃了一顿。
看着放映时间差不多了,便匆匆来到影院内看起了这部叫做《龙门逆旅》的电影。
兄妹二人,坐在椅子上,等待着这部电影的放映。
碧天,黄沙。
黄沙连着天,天连着黄沙。
远远望过去,一面发黄的大旗正在风沙中飞卷。
大旗似已远在天边。
孤店似也远在天边。
荒凉、肃杀的画面,随着茫茫荒漠,逐渐拉开新的江湖帷幕。
正如朱智勋所言,很多的优秀作品都是汲取了前人的养分,再加上今人的见解,融会贯通才诞生出来的。
《龙门逆旅》也是翻拍胡金铨的《龙门客栈》。
龙门,原指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旧设关隘,在胡金铨的作品里,它地处苍山峻岭、云峰叠翠。
而在徐刻手中,它则换了一个气候风景,放诸与黄沙万里的冷峭戈壁中。
这就是汲取他人之养分,加上自己的大胆创新。
先秦谓侠客犯禁,汉时载豪侠仗义,唐人开疆拓土,军功豪迈,墨客开始大范围歌咏“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为了让社会接纳昔日的不轨之徒,他们憧憬侠士应该为国建功,从此塞外大漠,竞相染上了侠气。
古龙的楚留香,金庸的白马,梁羽生的杨云骢,都曾被描述于猎猎西风与黄沙里独行。
在极端自然环境的逼迫下,人与天地之间的对峙,流沙、龙卷风,皆是如此。
武侠片里的客栈这一题材类型,最初也是模仿前人,才出现在荧幕上。
这个题材,当初就是从传统戏曲舞台演化而来!
这就是属于淤泥的供养!
胡金铨认为客栈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像它这样空间和时间重叠,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于是就有了《大醉侠》、《迎春阁之风波》等“客栈四部曲”,金庸写郭靖黄蓉密室疗伤,也提供了类似的视角。
各路人马逐一登场的客栈,成了占据电影主要篇幅的角斗场。
胡的《龙门客栈》,将明朝夺门之变作为背景,讲述于谦被害,子女遭流放,以曹吉祥为原型的曹少钦派遣东厂鹰犬,奔赴龙门斩草除根。
于谦旧部、龙门客栈掌柜吴宁联合游侠萧少鎡、朱骥和朱辉兄妹等人,共同打退了敌方势力。
胡导细心考究,稳扎稳打,他的客栈有玉米农具,充满生活气息,布置温馨、宾至如归。
如同他设计的打斗,演员踩着锣鼓的拍子,溶着戏剧的韵律,有舞蹈的曼妙,却也有着一丝编排、刻意雕琢的痕迹。
徐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