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汤要吸溜喝,你用嘴吸溜吧。”
阳姐儿用嘴吸溜一下,果然很过瘾。
伍氏跟梁晋也都喝了一碗。
梁老太边吃边问他们,“祁家这事你们怎么看?”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梁老太觉得祁家夫妻还是不错的。
性格大方,说话也很有气度,不像那等小家子气,斤斤计较的。
看他们夫妻相处方式就很适合过日子,一个让,一个逗,想必家庭氛围也不会差。
她是很满意,但最终拍板还是要看伍氏跟儿子的。
伍氏觉得还可以,祁袁铭如今已经成熟很多,不再跟之前似的畏畏缩缩,对阳姐儿也好,关键阳姐儿喜欢他,这点就没什么好怀疑。
剩下就看梁晋了。
梁晋放下碗,思考道,“我曾派人去京城问过祁家的口碑,大多说他家还不错,有一部分说祁大人是莽夫,说祁夫人是母老虎。”
但他亲眼见过这两人,都是心胸开阔的人,不像是坏人。
尤其伍二姐观察一阵,告诉他,“这对夫妇性格挺好的,男的懂的让媳妇。女的也懂的为男人着想,一看就是会挂念彼此的夫妻。”
老的都如此,小的肯定不会差。
所以梁晋也是同意的。
唯一缺点是,“她们姐俩,怎么都外嫁。”
照他的意思,两个闺女都嫁娘家附近才好,怎么都嫁那么远。
伍氏也很无奈,“小时候她俩拿筷子就拿很远,想来是注定的。”
她们有心把闺女嫁在身边,方便照看。
奈何命中注定她们要远嫁,她们夫妻也没办法。
梁晋也叹一口气,“罢了,莹姐儿虽然远嫁,但她婆家人好,榕哥儿也疼她,想来远嫁也不一定都不好。”
要是婆家好,男人好,远嫁就没什么可怕。
要是婆家不好,男人不好,就是嫁家门口一样遭罪。
梁老太也是这么想的,“以往我也希望她们嫁的紧近近的,但婚事上主要还是看男人,看婆家。”
像景家就特别好。
隔三差五,但凡节日都提前寄了好东西过来。
每年端午,冬至,过年,景家的礼物一定及时送到,可见用心。
婆婆对娘家都能这个态度,对女儿又能差到哪里去。
尤其景氏没催莹姐儿要二胎,伍氏就很满意,觉得景家是个大度的人家,思想上比一般婆婆要开化很多。
而且听说祁夫人跟景氏是好友,那不就说明祁夫人也不差。
物以类聚,景氏人好,祁夫人想来也不差。
这么想,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梁老太也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