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家里,按人头发赏。三斤雪糖、一斤糖果、五斤花生、二十斤白面、两斤肉,外加水果罐头一只,萝卜十斤。”
“恩,应该赏。”刘文应了一句后签字。
那怕辽东百姓已经富足,可这数量已经算是重赏了。特别是水果罐头一只,这东西在辽东也属于有银子买不到的。
而那糖果,也一样是有银子买不到的东西。
用的是来自暹罗的香料,加上果汁,以及上上等黄糖精制而成。每一斤,会有五种口味。
过年的时候,也是有小孩子的家里,每家给了二两罢了。
这一发就是一斤。
辽东第一重工,绝对成为了让整个辽东羡慕的工坊。
在这里工作的家属们走在街上,都感觉脚上穿的高根鞋呢。
辽东第一台自产的蒸汽机开始工作,这样的大喜事自然要是上报大司马了。
可大司马大人,这会那有心思去看什么电报,就在他面前不足两步远的椅子上,孙承宗端坐于此,一双眼睛象是要挖出刘澈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一样,盯着刘澈。
“这个,钦差大人呀,刘某欠您的银子了吗?”
“你……”孙承宗开口后,看看四周,挥手示意自己身边的随从离开,而刘澈也点点头,示意自己的亲卫退出去。
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孙承宗再一次开口:“老夫多少调查了一下,这一次从雪灾开始,不说你投入了多少银子,但你却调用了徽商等五个商帮上下,至少七百万两银子。”
刘澈自然是心中有数,账本就在他手上呢。
“再加上,这一次期货与期产投资,你又拿到手了大约一百六十万两银子的现银与实物。”
“不止,加上实物投资,连同人力算上,我这边的统计是二百五十八万两银子。”
孙承宗点点头:“一千万两,大明眼下,全国每年税赋,连同银、丝、粮、役、赋加起来,这有三成了。”
“多吗?”刘澈反问。
“少吗?”
孙承宗也同样反问了一句。
“直说吧,钦差大人想怎么样?”刘澈再一次反问。
承宗去冠,解衣,留印。只穿着内衣站在了刘澈面前:“你说过,你认我孙家这门亲,那老夫以长辈的身份,要一观真相。”
刘澈没回答,按着脑袋在思考。
对孙承宗,无论有没有这门亲事,刘澈都是打心底最深处尊敬的人。
而且小时候,就听过身为历史老师的母亲讲过,大明一个孙承宗,如果真的能给这位一个机会,孙承宗比起于谦更有资格称得上明之武穆。
这可是真正的消失国之栋梁,民族之栋梁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