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是齐大非偶,是不是咱池塘里的藕不要紧,只要他们心里愿意呆在我们家池塘里,就算藕大一些,那就可以和睦相处。我之前那样说,是怕藕他心底深处不乐意与我们家的池塘亲近,那样就算表面亲近,将来也有许多的问题,但刘家现在宽厚开明,那门第之见就不是很大的问题了。”
钱氏微微颔首,笑道:“我们家和白家中间不也隔着一条大河那么宽的门第吗?但现在就相处得很融洽,主要还是看心里。”
钱氏乐笑道:“刘家人都宽厚,看刘尚书夫人和刘老夫人,还有刘太医一家就知道了。”
冯氏连连点头,满宝便连忙解释道:“娘,他们三家不是同一家的。”
连郡望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可能五百年前都不扯不上关系。
钱氏听不懂这些,和满宝道:“我看刘尚书夫人也不急,既然如此,就还叫立如安心读书,等过了年再定下,再过一二年成亲也可以。”
冯氏咋舌,“会不会太晚了,刘家的小公子不是比小姑爷还要大吗?”
钱氏道:“大不了多少,说是今年才及冠是吗?”
满宝点头,之前他们还去参加过他的及冠礼呢。
钱氏便拍板道:“那过两年再成亲。”
冯氏:……周二郎二十二岁的时候孩子都快生了三个了。
她为难道:“刘大人家能答应?”
满宝道:“二嫂放心吧,他们这样的人家,早几年晚几年都是很正常的。”
一些世家急着要子嗣,十三四岁就逼着孩子成亲的也比比皆是,但更多的会留到十八九岁才成亲。
更有一些有志向的,二三十再成亲的也有,只要交得起单身税,又和县令打个招呼,这些都不是问题。
第2526章 梅娘子
冯氏就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向周立如,稀奇起来,没想到在婚事上造化最大的不是最精明能干的立君,而是一向沉默懂事的立如,这简直是大大出乎冯氏的预料。
尚书家呢,那么大的官儿,光是听听她就眼晕。
刘尚书夫人这会儿也坐在马车里,高兴的喝了一口茶,见刘焕没上车,不由问道:“你们少爷又去哪儿了?”
嬷嬷就笑道:“老夫人,小郎君骑马呢,正与白大人他们同行。”
刘尚书夫人就撩起帘子往后面看了一眼,见他和白善白二郎两个打马走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便微微摇头的放下窗帘,不由笑道:“这孩子就跟长不大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