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伯禽受了责打,背上有伤,张四鹫连忙拿来灯烛,细细察看,还拿了疗伤药,亲自为他敷药。时间慢慢流逝,酒宴却似乎不停。一直到深夜,几人仍是兴致醺然。待到杯盘狼藉,月上柳梢,银色的月光洒满田野,张四鹫和元进良早已醉倒,趴在桌上梦会周公了。
李伯禽睹月思人,心潮尤甚。见连隐月喝了些酒,脸上泛起红晕,清素绰约。便拉了她的手,道:“我在扶余老松山的时候,也曾深夜见到明月。那时候,你身陷贼营,我心中只在想,何时才能救你出来。而如今,还是这轮明月,这愿望却已经实现了。我只希望,你我在以后的岁月里,也能像今天一样相伴彼此左右。”连隐月也已经有了醉意,便把头靠在李伯禽肩上,轻声道:“只愿你我共诉衷肠,不问别离,以后的岁月必然也会如此。”
此时,明月大如银盘,悬在中天之上,流溢的月光把万物浸得雪白。虽然是深夜,四下里却似白昼一般清晰。远处的山野、田园、草木、溪流,全都沉浸在静谧安详之中,一任这醉人的月光在天地间流淌。清风徐徐,从远处的青山而来,吹过交错的稻田,越过汩汩的溪流,拂动花草,掠过屋檐,盘绕在连李的发梢和脚踝,又轻轻地飘然而去,不知所踪。连李相偎相依,面对着青山田园,沐在轻柔的月光里,一任思绪飘荡,醺醺然早已不知身在何处。
第二日,连李便向张四鹫说明要为睢阳义士立义祠的事情,张四鹫欣然应允。便在附近山中,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叫了木工瓦匠,择吉日开工。李伯禽也和他们一起劳作,不几日便立起一座义祠,义祠里立上睢阳三十六义士的牌位。李伯禽跪地,向着牌位道:“张巡、许远二位将军,南大哥、雷万春将军,睢阳数千军民在上,你们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如今,我们在此为你们立祠,时时祭拜,后来之人,也不会忘却你们的义行。你们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说罢,便磕了三个头,张四鹫等人也向义士们磕头。立祠之事已完,连李算是了结了一桩心愿。
过不了几日,李伯禽早起,正准备梳洗,忽然见元进良又急急忙忙的跑来,道:“快来快来,有事情找你。”李伯禽不敢延误,连忙草草梳洗完毕。两人又去叫了连隐月,几人一同到张四鹫府上。
前厅上,张四鹫已经等着了,身边还坐着一个道人。李伯禽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其父李太白的好友元丹丘。李伯禽连忙上前,作揖道:“道长,好久不见。”元丹丘回礼,让大家坐下,说明了来意。
原来,李太白蒙受大赦,从夜郎出来之后,一路访仙问道,现在逗留在当涂其族叔李阳冰家中,又叫人捎口信给元丹丘,让其到当涂相聚。说来凑巧,元丹丘正好路过安陆,顺便来看看李伯禽,没想到正好遇见连李回来。元丹丘便要邀着李伯禽共同去当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