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第四百二十章四方能人
他知道人形之的意思,也明白那位大人,既是刑部尚书的意思。他们软禁自己,不是要保他,而是在审时度势。什么时候他能被交出去了,自己就能出这个院子了。
时间似乎也慢下来。汗青那颗绷紧了三年或许更久的弦终于可以松下来。他知道哪怕三年前自己不作出那个决定,自己也早晚会在离开刑部的某一天横死。他又想起来那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不一样。他总能敢在灾难来临之前把一切准备好。这是他的本事,自己比不了。
密会那天,那个年轻人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他要自己出刑部,要自己活。
现在这件事已经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了。刑部这个大齐最阴暗的机关办事永远那么有效率,那位尚书大人在没有明确案子该查到哪时,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出任何意外的。
因为查案的是应天府。应天府是陛下设的衙门,那么查案的就是陛下。尚书大人要确保没有一切意外,要保证一切都能够按照陛下的心意进行。所以现在就看纪行他们怎么做了。假如陛下仍然觉得此时不是将那些暗党连根拔除的时机,或许自己就真该死了。案子都开始查了,总要有个能结案的理由。他汗青就是这个理由。
可是在纪行那边,他要考虑的可不仅仅与此。
他坐在老宅的青阶上沉思。他要权衡的不光是应天府与刑部,在他的脑子里还要想清楚齐帝的态度。自己这把刀还没磨利,按理来说齐帝是不会这么早就给那些人摊牌的。没有别的原因,留在京城的羽林虽然嘴上说是有十万,但是正儿八经能被齐帝在半个时辰内调动的军队不超过六万。就这个数,已经能体现出来齐帝远超历代帝王的权谋之能。
六万亲军能做的事实在太多,只要用得好,加上南城易守难攻,依据地势之利,齐帝能在三天内平息一切发生在京城的叛乱。可是京城之外不一样,那里的地方军更多。一旦撕破脸,齐帝没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dongluàn平叛下来。一旦打起来劳民伤财,那他这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可就白费了。毕竟谁不想做一个千古一帝?齐帝显然是没机会做千古一帝了,但是至少也想做个中兴之主。
而且,最坏的情况是季夏乘机来刺杀。齐帝在纪行的身上押了很大的注。
纪行当初给齐帝露出来的那一手,实在让这
这位帝王心热。打从上次他从宫里出来后,这位皇帝对他的态度与对任何人都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位皇帝心里也是复杂的,他既怀疑纪行是昙羽太子,又不想纪行是。昙羽的事在他心里始终都是一个结。
终于纪行下了决心,他匆匆找到高岐佑。